三月十五,董老大御驾亲征了。
太子董承乾监国。
太子太师陈纪、太子太傅杨彪、太子太保马日磾,太子少师贾诩,太子少傅李儒,五人担任辅政大臣。
以贾诩为首。
皇后貂蝉掌管后宫,四宫贵妃为辅。
张济和樊稠坐镇长安。
董老大率领郭嘉、杨修,率领龙武军一路马不停蹄,出都畿道,渡过黄河来到河东,于三月二十二,来到了上党郡。
来到上党的董老大,就下达了第一道圣旨:命令袁绍,截止四月初一,举国投降,可封高邑郡王,否则全族发配北海牧羊,永不得回中原,其余文武并各郡官员,以此为例!
随着天汉国皇帝董老大的圣旨下达,所到之处纷纷打开城门,官员将领更是负荆请罪般的直奔天汉军军所在地,直接归降。
三月二十九,齐国都城,高邑。
袁老大难得的召开了一次大朝会。
就是这次大朝会,与会的人员有些少。
太尉荀谌、司徒沮授,大齐国三公之一的司空许攸已经叛逃曹操。
太常郭图、光禄卿逢记、卫尉审配、太仆淳于琼、廷尉王修、大鸿胪王琰、宗正袁成、大司农陈琳、少府辛评,大齐国九卿,反而还整整齐齐。
大将军麴义和五万先登营粮草断绝投降。
骠骑将军颜良,投降。
车骑将军文丑,投降
卫将军高览,投降。
征北大将军高干,刚刚献出赵国投降。
征南大将军朱灵,刚刚献出安平国投降。
征西大将军蒋奇,在场。
征东大将军马延,刚刚献出渤海郡投降。
镇东将军张南,投降。
镇南将军臧洪,投降。
镇西将军周昂,在场。
镇北将军韩荀,投降。
平东将军吕威璜,投降。
平南将军赵睿,在场。
平西将军严敞,投降。
平北将军何茂,被俘投降。
女婿张任,被俘。
其余文臣:董昭、常林、朱汉、耿苞、华彦、孔顺、阴夔、审荣、韩珩、张津、袁买、田畴、管宁、张珔、胡昭、令狐邵、韩范、陶升等,逃走一半,一半在场、
还有武将:王摩、夏昭、高翔、冯礼、邓升、郭援、陶升、孟岱、牵招等,也是投降一半,一半在场。
袁老大端坐在龙椅上,今天的精神头很是不错,他的目光从殿堂里站立的二十几个文武的脸上一一扫过。
一半人如荀谌、沮授、辛评等人,都是面不改色。
一半人如郭图、淳于琼等人,都是惶恐焦急之色。
袁老大微微一笑很倾城。
他知道,这些人的心里在想什么。
而且还知道他们心里想的都是同样的一件事。
哪怕是一向最不对付的郭图和沮授,他们的想法,都是惊人的一致。
袁绍更知道,他没开口,殿堂里的这二十几人,哪怕心情再迫切,也不敢率先说出口。
因为他们不敢赌,赌一开口,自己会不会砍掉他们的脑袋。
袁绍突然觉得这样挺有意思的。
他决定,那就再玩玩,看谁沉得住气。
————
“报,大帅,暗查卫传来急报,曹操下令放弃颍川等诸郡,全面退守……”
皇甫嵩是最早接到曹操壮士断腕消息的人。
皇甫嵩称赞道:“这个曹阿瞒还真是了得,做出如此常人做不出来的决断,不愧是一代枭雄。”
随即他又摇头道:“这可是一把双刃剑,或许曹阿瞒要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接到这个消息时,皇甫嵩正巧在荥阳城召集麾下文武议事,正好节省了他的时间。
“伯父,如今咱们怎么办?”皇甫郦在之前的防守战中表现不理想,受到了皇甫嵩的全军通报批评。
他痛定思痛,决定一雪前耻,可没想到,之后曹仁退守,让他的一番心血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现在曹操全面放弃大片领土,正是乘胜追击的时候,皇甫郦可不想放过这个立功雪耻的大好时机。
在座的将领,几乎抱着的都是这个心思!
荥阳县令黄龄说道:“恩师,曹操退缩,必定会带走钱粮而留下百姓,给我们造成巨大的麻烦,从而为他们争取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