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三国:我的西凉铁骑强无敌 > 第342章

第342章

未央宫又称紫微宫。

长安城中,除了未央宫,还有长乐宫和建章宫,合称长安三宫。

长乐宫与未央宫分列于长安城安门大街东西两边,因而它们又分别称为东宫和西宫。

未央宫之前受到破坏严重,董老大干掉王允吕布后,也下令修缮未央宫。再之后杨彪等老臣得势,更是加大了对未央宫的修缮。

现在的未央宫,已经恢复到了原来的规模和水准。

董老大登基称帝改朝换代,刘协等皇族被迁出未央宫,董老大一家老小也入主了未央宫。

由于未央宫被董老大专门作为朝政重地,除了原有朝会重地——前殿、中央官署、少府、图书馆——天禄阁、档案馆——石渠阁,等等皇室官署外,三省六部、御史台、大理寺等衙门,也都搬到了未央宫。

董老大的后宫,在未央宫还没有住热,就又搬到了长乐宫居住。

未央宫的前殿,正在举办朝会。

七岁的监国太子董承乾端坐在宽大的龙椅上,小小年纪就表现得很是沉稳,这幅模样,得到了马日磾等老臣的称赞。

不愧是自小受到他们精心培养。

当然,现在的董承乾还只是一个坐在那里的旁观者。

主持朝会的是尚书令贾诩。

中书令陈纪说道:“曹操采取的所谓壮士断腕行为,虽然可笑,也算是打乱了咱们的全盘部署,至此,咱们就得改变原有计划了!”

礼部尚书怒道:“这个曹阿瞒真是不当人子,要不是陛下和义真,还有张绣行动迅速,这下得造成多大的百姓伤亡!”

户部尚书盖勋说道:“即使如此,受到祸害的百姓也不在少数,更要命的是这个时候正是春耕的时节,曹操此举必将造成大面积的减产。”

“咱们为了移民,已经是精打细算,就怕浪费了一粒粮食,从而造成百姓饥荒,曹操此举,又让咱们的粮草更加窘困。”

大理寺卿齐德旺说道:“好在现在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得通知下去,在移民的路上,能节省一些粮食,还是要节约一些的!”

吏部尚书李儒反对道:“此举不妥,要是这样下令,那么就会造成心怀不轨之徒克扣移民口粮,此举一开,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李尚书此言甚是,从中原到西域,移民们面临的心理压力就很大,要是再不能吃饱,那么给移民大计造成的麻烦势必会加大,此举得不偿失。”

工部尚书杨彪说道:“如今魏国大举放弃国土,说明魏国、吴国和兴汉国对咱们天汉已经没有半点威胁,我认为可以解散聚集在凉州和都畿道的兵马,或者转为就地屯田,开垦种植玉米!”

“此举可行,如今玉米的种子已经足够,不但都畿道和凉州,我以为河东、荥阳,还有河北之地,都可以大面积种植。”

这些年,关中三宝,西瓜不用说早已经流传天下。

土豆还在存储种植,数量远没有达到大面积种植的条件。

玉米就不一样了,庞大的基数经过这些年的累积,已经到达了大面积种植和推广的条件了。

贾诩沉思一会,说道:“此举可行,那就下旨!”

当下,中书省开始草拟皇帝诏令:

令凉州除了原有驻军外,聚集起来的凉州本土兵丁就地解散,回家务农。外地而来的兵丁,听由刺史令,就地屯田开垦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令都畿道除了原有驻军外,聚集起来的本土兵丁就地解散,回家务农。聚集而来的外地兵员,听由田景令,就地屯田开垦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令河东除了原有驻军外,聚集起来的河东本土兵丁就地解散,回家务农。外地而来的兵丁,听由胡轸令,就地屯田开垦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令幽州、并州、冀州、徐州、兖州等地,要以最快的速度安定民心,组织百姓开始春耕。

令安西各地屯田,加大开垦土地数量。新移民的地方,尽可能的种植玉米和西瓜。玉米能食用,西瓜能卖,确保让新移民在今年就能得到收获。

中书省拟完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无误,交给尚书省盖章,最后再由监国太子董承乾盖上玉玺。

一道道诏书就走完了合法的程序,发往各地。

长乐宫,董老大后宫们迁居已经完成。

长信宫(即长信殿)是太后所居住的地方,董老大没有长辈了,也就没有人敢去住这个地方,不过貂蝉特意安排人进行打理、修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