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到了天汉元年七月。
吴国,豫章。
吴国已经全面退守,以豫章为中心,重点经营鄱阳湖区域、赣水流域,以及开辟前往东冶(福州)的道路。
自从壮士断腕后,孙策君臣发现,虽然放弃了将近一半的国土,可形势大有好转,变得游刃有余。
早已经退回豫章的孙策,召开了一场朝会。
“诸位爱卿,对当前的局势都有何看法,请畅所欲言,皆无罪!”
孙策昨日和太后对话后,受到启发,于是决定让群臣畅所欲言,群策群力,以此来找出一条适合吴国生存发展的最好道路。
毕竟龟缩在这里,三国同挤在江东这块弹丸之地,外有董卓即将到来的大军压境,内有三国各自虎视眈眈,在这种局面下,明眼人都知道,情况堪忧。
张昭率先说道:“启奏陛下,自从防守反击后,钱粮粮草的压力明显减少,加上百姓聚集种植,来年已经无粮草之忧。”
“司徒辛劳了!”
鄱阳湖水域和赣水流域,本就土地肥沃,只要开垦出来,粮草自然无忧,只是这不是孙策想到听到的!
“臣分内之事,不敢言苦!”
张昭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吐出了这么一句话,将接着要说的话吞了回去,退后站回原处,眼观鼻鼻观心。
陈瑞奏道:“启奏陛下,臣以为……”
当下又有十几个大臣先后说了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平常策略不足为奇,更不是孙策想要知道的!
吕蒙奏道:“陛下,丹阳都督已经前往夷州,不日就有消息传来。要是夷洲的确如丹阳都督所言那般宜居,那么咱们的后路就彻底稳了!”
西门年早在五月的时候,跟西门余大战数场各有胜负,之后西门年就按照计划离开长江出海去了。
只是两月过去了,依旧没有消息传来,这让孙策君臣都有些担忧。
毕竟大海辽阔无边,远不是长江所能比的,一出事,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孙策最大的希望也就在这里了,吴国能不能留下一条生路,全系托在西门年的身上。
明眼人都知道,只要董卓发动大战,江南之地被破,是迟早的事。
周瑜开口了:“陛下,夷洲之事刻不容缓,西门年至今杳无音信,臣以为可派出大批工匠前往东冶,就地造船以出海夷洲!”
周瑜的这个建议,大家都是赞成的,谁都想要一条退路。
谁也不想被董卓当做移民,发配到西域去跟胡人为伍!
经过曹老大的宣传,吴国和光汉国的跟进,连带着三国的高层,都担心自己会成为董卓的移民对象。
说移民,只是好听而言,实则就是发配。
西域,那等地方,风沙万里,岂是人所能去的地方?
这谁不畏惧?
“陛下,臣以为这些还不够,还要派出水军前往东冶,招募当地土著就地练习在海上行船,多派人沿着海岸询问当地人,寻找最佳的出海通道。”
这条计策非常不错,孙策当即允许了,正想派何人前往主持时,御弟孙权开口道:“陛下,臣弟愿往东冶主持大局!”
孙策本想要拒绝,可收到孙权的眼神就犹豫了,弟弟亲自前往坐镇主持,也会起到最好的敦促效果。
“准了,就有仲谋带队前往东冶。”
————
吴国在寻找后路,光汉国也没闲着。
刘老大和陈宫、孙乾简雍打着来恭喜董白喜怀二胎的名义,来到了长公主府,已经早一步来到了,还有关羽父子、黄华、张飞家眷等人。
“参见陛下!”
“都是一家人,不必多礼!”
在一番客套之后,在黄建和董白举办的家宴中,开始步入正题。
简雍收到刘老大的眼色,问道:“小冰,小柏的情况如何了?”
简雍和孙乾,倚老卖老以最早从龙者自居,也是看着董白等人成长起来的,跟张飞关羽一样,都称呼他们小名。
“雍叔,先别着急,小柏送来了好东西,给大家尝尝!”黄建笑着让人端上来了一盘盘食物,一筐筐的水果。
这些是什么,没见过啊!
各种产至东南亚的特产,水果,在诸人的案几前,摆的满满当当。
刘禅、关兴、张苞等小孩子们,早已经吃得兴高采烈。
在黄建的教习下,刘老大等人一一的尝过,皆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