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您将孙策赶去夷洲,将曹操赶去倭国,将刘备赶到安南蒲甘,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
(注:缅甸前身蒲甘王朝于1044年建立,再早没找到叫什么。)
董老大很肯定地道:“此举当然有重大意义了,现在看不出来,对于后世的影响,绝对深远!”
后世?
郭嘉杨修等人,没法想象!
董老大的目的就是要将刘孙曹三家赶到东南亚和倭国去,接下来重心转移西域,没时间和精力来开发经营这些地方。
那么将三家赶去东南亚和倭国,就是最好的选择。
时间回转到八月……
丹阳郡治所,宛陵城。
丹阳郡是继吴郡和会稽郡之后第三个落入曹老大手中的郡,其实丹阳郡是吴国主动放弃的,否则曹操没这么快得到丹阳。
“陛下,镇南将军有要事求见!”
“快请西门将军进来!”曹老大正在和心腹开会,闻言宣西门余进来!
西门余跨步而来,拜倒在地:“臣西门余参见陛下!”
“西门将军,平身!”曹老大亲手扶起了西门余,他对这个青年感到非常满意,要不是有他,绝对没有这么容易攻入江东。
“陛下,臣有急事禀报!”
“不着急,先喝完酒喘喘气!”曹老大给西门余亲自端了一碗热酒。
西门余拜谢,饮酒,而后道:“臣得到消息,吴国找到了后路夷洲,如今正在东冶集结,运送兵马人员奔赴夷洲!”
夷洲?
夷洲之地,对于曹老大君臣都不清楚。
有的,也只是个别人在书上看到寥寥一行字的介绍,也根本没当一回事。
“陛下,臣早在去年,就听闻了夷洲,之后派了几艘船去试着探探路,结果一去不返,臣以为遇难了,之后也就没有关注,而现在,人回来了,臣带在行辕外!”
曹老大见西门余脸色凝重,知道这不是小事,说道:“将人带进来!”
典韦走出去,带进来了两人。
这两人长得非常精壮,一身黝黑,看样子就是常年在水上生活的人,他们的手里还捧着一些特产。
西门余说道:“陛下,此二人就是臣去年派往夷洲的领队,古井和水波。”接着他又对二人说道:“古井水波,你们将在夷洲的经过,说给陛下听!”
“是!”
古井和水波就将如此前往夷洲,以及在夷洲的所见所闻,一一的娓娓道来。
这当中,戏志才和许攸打断了几次,问了几个问题。
古井和水波讲完之后……
西门余先当场尝试了特产,接着曹老大君臣也尝了一尝!
“夷洲这么大,完全可容纳数百万人生活,一年三熟土地肥沃,完全可以当做一个稳定的后方。”
“只要水军强大,随时都可以进攻中原各地,如此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真是天赐之地。”
曹老大叹道:“可惜,让孙策小儿抢先了一步。”
魏国的水军已经不多了,剩下的也变成了运输队,来往于长江两岸。
跟吴国都能远渡夷洲,完全没得比。
“陛下,夷洲虽然暂时不可得,咱们还可以去琉球和倭国。”
倭国和琉球?
曹老大君臣双眼一亮,这两个地方倒是时常有听到过!
而且倭国的使节他们也接见过,之前高览还征召过一群倭国兵,相对来说比较熟悉。
曹老大和戏志才交换了个眼神,说道:“这完全可行!”
跟孙策争抢夷洲,是不明智的,那么拿下琉球,接着再攻略倭国,等稳住了局势之后,再攻打三韩。
得三韩,北上辽东。
经营水军,四面开花。
这条后路非常的稳当!
西门余先说吴国在经营夷洲后路,好吸引曹老大君臣的兴趣,再抛出真正的目的琉球和倭国地盘,一举就让曹老大下定决心。
荀彧说道:“只是现在咱们对琉球和倭国没有熟悉之人,这仓促之间,有些不好办!”
“陛下、太尉,你们是否还记得前年那支前来进贡的琉球船队?”
对这个,曹老大倒是有些印象,问道:“朕记得还赏赐了他们,怎么?”
戏志才经过曹老大这么一提醒,说道:“当时你是不是还上了折子说收留了这支船队?”
“当初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