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来到东冶,见码头的海面上只有寥寥一些中小船只,当他得知西门年的船队没有按照计划返回,就心下一沉。
按照时间来推断,西门年的船队早在五天前就应该来到东冶码头,装载下一批移民。
而直到现在,丝毫没有船队的踪迹。
这些天,风平浪静,依靠船队的丰富经验,和对航线的熟悉,绝不可能会出问题。
既然在航道上没问题,那么有问题就是出在人的身上了。
孙策已经心如死灰。
“找经验丰富的人来,朕要去夷洲!”
众人大惊,可孙策这个时候已经什么都顾不上了。
乾坤独断。
别人无法阻拦,只好派出最有经验的人手,挑出几艘最好最大的船,送孙策前往夷洲。
孙策乘船去往夷洲的路上。
而现在,在夷洲,正在发生一件大事。
改变吴国命运的大事。
孙权在登基。
是的,孙权在今天举行登基大典。
正式称帝。
在夷洲的吴国军队,都已经被孙权控制。
孙权在赌,赌即使是孙策亲自来了夷洲,自己也有把握说服孙策,让他死心。
让他亲自颁布退位诏书。
凭借着孙权对孙策的了解,他相信孙策不但不会要自己的命,更大的可能是孙策不忍兄弟相残,从而将夷洲基业让给自己。
考虑到了方方面面,也得到了董卓和江东氏族的支持,孙权就下定决心孤掷一注,赶到孙策到来前,将一切都做实。
孙权继位,尊孙策为大吴太上皇。
孙策踏上了夷洲土地,得知孙权已经登基为帝。
心中的猜测成为了现实,孙策反而冷静了下来。
他站在海岸边,吹了一夜的海风,然后单枪匹马的找上了孙权。
兄弟二人,面对面。
孙策一句话没说,就这样静静地看着弟弟。
孙权心中了然,决定先发制人。
“大哥,冲锋陷阵我不如你,带领现在的吴国走出困境发展壮大,你就不如我了!”
孙策开口了,他暗叹了一口气,问道:“二弟,这就是你谋朝篡位的借口?”
对于这个最疼爱和寄予厚望的二弟,孙策突然感到有些失望。
孙权摇头道:“大哥,你扪心自问,适合当这个吴国皇帝吗?”
“吴国基业,是父亲和我打下来的,你只是坐享其成!”
孙权点头道:“吴国基业,的确是父亲和大哥你们一手打下的,可大哥你打天下可以,治理天下就非常不合格了。吴国走到现在这般地步,你的责任最大。”
“董卓强大,不是咱们一国如此,袁绍、曹操、刘备,尽皆败亡,这口锅你扣过来,我可不背!”
孙权为了篡位,这么说孙策,就有些杀人诛心了,这也让孙策动怒了。
孙权要的就是激怒孙策,他太了解这个大哥了,于是开始了他准备许久的发挥:
“好,大哥,不说以前,就说以后,你甘心困在夷洲这个弹丸之地养老吗?你一身天罡境界的本事,甘心就此没有用武之地吗?
大哥,要不是我阻止了你移民江东士族行动,那以后咱们的夷洲就完全成为了一座孤岛,一旦董卓腾出手来,咱们如何抵挡?
大哥,董卓之所以布下这么大的局,就是要招降你和公瑾,还有陈到、周泰丁奉蒋钦凌统这些天罡地煞,去为他征战西域大秦。
大哥,你们的用武之地在西域对战外敌上,而不是咱们兄弟二人在这弹丸之地自相残杀。
大哥,你好好想想,你要是在董卓麾下,他能不对咱们夷洲基业好吗?
大哥,有你这一脉在天汉,咱们孙家在夷洲的基业就永远不倒,假以时日,未尝没有反攻中原的机会。
大哥,董卓有句话说得好,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世家大族都知道两头下注,咱们兄弟为什么就不能?
大哥,夷洲适合我来治理和发展壮大。你更适合在天汉去冲锋陷阵,立下不世之功,只有这样咱们孙家才能利益最大化。
大哥,你好好想想吧,要是你还想不明白,就杀了我,弟弟我绝无怨言!”
孙权一口气将孙策的脑袋说得一阵懵,仔细一想还真发现孙权说的也很有道理,他一身本事,又岂能困在这海岛里吹海风?
孙策站着,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