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二十年好活,有这段时间的过渡和学习,董承乾也就不用这么拔苗助长了。
吃了早膳,董老大牵着儿子的手,登上了天子御驾,前往未央宫前殿,参加十一月十五的大朝会。
“陛下驾到……”
随着李莲英扯着嗓子喊道,喧闹的大殿里瞬间变得安静。
在众目睽睽之下,董老大牵着太子的手,走到御座前,指着边上魏忠贤新摆放的小板凳,说道:“你坐这里!”
“臣等参见陛下!”文武百官朝董老大行礼,接着又道:“参见太子殿下!”
群臣对于董老大此举,深感意外的同时,都感到很是振奋。
历数大汉朝数十帝,还真没有一个皇帝,会在太子这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带他来参与大朝会。
董老大年老,在来年又要前往西域征战。
群臣都知道,这很凶险,稍有差池就会驾崩,既然劝谏不了,那么就顺其自然。
有个大家一起培养的太子监国,那也是极好的。
“众卿平身!”
“谢陛下!”
董老大大马金刀的在御座上坐了下来。
李莲英又扯着嗓子,“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个大朝会,除了商议西域战事外,就是对朝臣和各地官员进行一些调整。
三省:
尚书省尚书令贾诩。
尚书省左仆射淳于嘉,右仆射鲁肃。
门下省:侍中陈纪。
中书省:中书令田丰。
七部:
吏部:尚书李儒,左侍郎徐庶,右侍郎韩融。
户部:尚书盖勋,左侍郎赵瞒,右侍郎沮授。
礼部:尚书周忠,左侍郎周奂,右侍郎鲁源。
兵部:尚书皇甫嵩,左侍郎徐荣,右侍郎龙树。
刑部:尚书马日磾,左侍郎孙庭,右侍郎审配。
工部:尚书杨彪,左侍郎郭德,右侍郎辛评。
监察部:尚书审配,左侍郎逢记,右侍郎杨弘。
御史台:御史中丞来竭诚。
大理寺:大理寺卿齐德旺。
长安府尹田景。
洛阳府尹陈堪。
两京卫戍区,卫戍长官董旻。
西凉卫戍区,卫戍长官郭汜。
江南卫戍区,卫戍长官张济。
西南卫戍区,卫戍长官黄华。
中原卫戍区,卫戍长官徐成。
北境卫戍区,卫戍长官牛辅,副长官牛高。
一大批的系统少年,和皇家学院毕业的佼佼者,被安排进三省七部,各地州郡的衙门,担任中层官员。
有着这一大批接受新式教育的青年担任中层职务,假以时日将淘汰墨守成规的老官吏们,使得吏治必将恍然一新。
有这一大批中流砥柱辅佐太子,又有一批老臣保驾护航,董老大对天汉国的未来,没什么好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