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便是舅舅之前提到的表弟表妹?”
徐青舟点了点头,“这是你表妹,叫徐莞儿,这是你表弟,叫徐子枫。”
谢蕴桑笑意盈盈,“我今日来,给表弟表妹还有舅母舅舅都带了礼物呢。”
说罢,她喊了桃枝来。
桃枝手上提着一个大木匣子,里面装着四个小木匣子。
她将其中两个长型的匣子拿了出来,一个递给了徐莞儿,一个让周氏身边的丫鬟拿去给了周氏。
这两个匣子里面,准备的都是簪子。
还有两个正方形的匣子,一个给了徐青舟一个给了徐子枫。
这匣子里装着的,是上好的墨
徐莞儿接过那木匣子,心里暖暖的,轻声说道,“我也给姐姐备了礼物呢。”
说罢,从身边的小丫鬟手中拿了几只可爱的小布偶,有小兔子小猫小狗,绣的十分可爱,递给了谢蕴桑。
“这是我亲手绣的,希望表姐不要嫌弃。”
谢蕴桑拿着那些小布偶,有些爱不释手,“表妹手可真巧,这些东西绣的真好。”
她把东西给了桃枝,让桃枝好好收起来。
徐莞儿心里高兴,“表姐不嫌弃便好。”
徐青舟有些欣慰的看着她们,“桑儿有心了,看着你们相处得好,我也高兴。”
说罢,徐青舟又让众人坐下了。
谢蕴桑和谢元晟并排坐在不远处,桃枝站在了她身后。
徐青舟有些感激的看向了谢蕴桑,“这次,还得多谢你家四哥哥,我们徐家才能得以洗脱冤屈,我们一家人,才能回到这京都来。”
谢蕴桑道,“都是一家人,舅舅何必如此客套。”
她说一家人的时候,谢元晟的视线落到了她身上,冷淡的眸中带着浅浅的笑意。
和徐青舟相互关切的聊了几句,谢蕴桑又开口问道,“此次回京,舅舅可有什么打算?”
徐青舟沉着道,“我以前在京中之时,便是想着要走科举之路的,只是后来家中横生变故,所以没能考成。这也一直都是我心中的一个疙瘩,如今既然回了京都,我想着还是要继续考的。”
谢蕴桑点了点头。
这历来科举考试,考到三四十岁也是常事,还有那七老八十的也还在考的。
如今徐青舟年岁虽然大了些,但是也不算突兀。
“那桑儿支持舅舅。”她想了想道,“先前听说表弟子枫颇有天赋,日后自是能考中的,既然来了京都,我想着,也得给他找一个好的书塾,这京中恒誉书院就不错,舅舅以为如何?”
徐青舟脸上闪过一抹犹豫,“这恒誉书院,我也是知道的,这恒誉书院收的,要么是才学突出之辈,要么便是要花上大价钱进去。以子枫如今的才学,想要靠考学进去只怕是有难度。”
谢蕴桑道,“这个倒是无妨,咱们花些钱找点关系便是了。”
徐青舟摇了摇头道,“如今我们手上银钱也不多,这以后还要过日子呢,且先等一等吧,等子枫才学够了,再靠考学进去吧。”
谢蕴桑笑道,“我早便知道舅舅手上银钱不充裕,这去恒誉书院的钱,我给子枫出。”
听谢蕴桑这般说,周氏眼中一喜,正要说什么,坐在她身边的徐莞儿忙拉了她的手,朝着她摇了摇头。
徐青舟皱眉道,“这怎么行呢?我们一家回到这京都,你能给我们置办这么好的院子,还有仆人伺候,这本就很不应该,子枫怎么还能靠着你的钱去念书塾呢?这话你不必再提了,等日后我们宽裕了,这院子也是要还给你的。”
周氏听徐青舟这么说,气得差点要跳了起来了,好在一旁的徐莞儿一直拉着她。
谢蕴桑蹙眉,“舅舅这是同我生分了?”
“这不是生分不生分的问题,俗话说得好,这亲兄弟都是明算账的,我这做舅舅的,怎么能拿外甥女的银钱?”
谢蕴桑觉得徐青舟这思想有些固执了。
毕竟他们一家之前被流放在外,日子一直过得很苦,也没有什么收入,如今既然回到了京都,她手上有铺子田产庄子,手头上也宽裕,自然是能帮衬就应当帮衬一些。
就说若是徐清月还在,只怕也是会拿着嫁妆帮衬徐青舟的。
毕竟徐清月的那些嫁妆,也是徐家的家产,就算是给徐青舟一份,也是不足为过的。
谢蕴桑本也是有这打算,想将徐清月的两间铺子和一个庄子给徐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