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仿品之中的极品了,看得出来,应该也是当年清宫里流出来的宝贝......”
“高老板果真是识货人!”祥子叔用眼神给了高老板一个大大的赞。
但是高老板的下一句那可是峰回路转,只听他轻声说道:“不过,这宝贝还是要认正根苗正,虽说是仿之精妙,但其 笔法貌似而笔力不足,色彩也浓而不艳,只有云朦、气泡与成化窑相似,明眼人打眼就能看得出来,我这人虽说是喜好这一口,但这店里店外的也要个营生利润......这样吧,我给您出个价儿,您瞧瞧?”
既然东家都说话了,祥子叔只好点点头,毕竟高老板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话音落下,这高老板在桌子上比划了几下,然后轻轻地和祥子叔对视了一眼,仿佛是在交流着什么,随后,这祥子叔一眨眼,郑重地说道:“中,我今天就顺了高老板这一股福风,一价儿定音!”
“哈哈”高老板那是直接仰头大笑,“我高某人就喜欢和爽快人做生意!”
说着两人都笑了,可是一旁的郑叶青不淡定了,只见她轻轻地拉了拉高老板的衣袖,在高老板的耳边悄声说道:“东家,您给的这价儿可是只有一点利润啊!”
“哎,不妨事,不妨事,咱新店开张,能有徐师傅这样的高人能给送宝,利润低一点无可,大江里淘金子,哪能怕湿鞋?”高老板倒是不怕姑父和祥子叔 听到,张口声音不大不小地说道。
祥子叔一听这话,果断附和道:“那老汉我就提前恭喜高老板新店开业大吉,财源滚滚了!”说着,祥子叔就给高老板抱拳作揖,以示恭喜。
姑父说,这说话是一门艺术,尤其是生意上的对话,那更是句句思量,不要听刚才短短的几句话,你去细细的品,每句话里都是大学问。
不得罪,不多说,一定要拿捏的恰到好处,这才是行家!
听到这儿,我有些不明白了,这说话怎么还句句思量?
这讨价还价还有啥思量的?
姑父连连摇头,和我说道,为什么祥子叔要说“高老板果真是识货人!”,而不说“还是高老板识货!”?
别小看这一字之差,多一个还,那可就得罪郑掌柜的了,一个还就说得郑掌柜的有些技不如人了,日后常要打交道的就是郑掌柜的,这样岂不是给自己穿小鞋了?
姑父这么一说,我算是恍然大悟,真没想到原来这说话还这么有讲究,还真是的,一字之差,让你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得罪了一个人。
看来以后这说话还真是要注意,小伙伴们也是,古人云,祸从口出,就是如此,对长辈,对上司,对生人,对朋友,对家人,切记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和语言。
常言道,说者无心,那是听者有意,这一点,粗心的小伙伴自己去改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