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姑父思索疑惑之时,江老师后面的男子向前一大步来到了郑叶青的面前,面带微笑地伸出了自己的手。
“叶青,好久不见。”男子很有礼貌地说道,眼神之中带着些许的想念。
“欧文,是...是你!”郑叶青微微激动地说道。
然后,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郑叶青接着说道:“真是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见到你,真是让人惊讶!”
郑叶青的语气里充满着小时候的怀念和激动。
姑父悄悄地望着那叫做欧文的男子,只见他看起来三十多岁,年纪应该和郑叶青相仿,厚嘴唇,大眼睛,皮肤略微有些黑,短头发圆脑袋。
一身干净的绿军装显得是那么的精神。
看那腰板挺的那么直,十有八九是当过兵的。
郑叶青很欣喜地将两人请了进来,可是当江老师看到蹲在一角的姑父时,眼睛瞬间睁大了一下,表情明显抖动了一下,但是见姑父没有说话。
他迅速恢复正常,仿佛是没有见过姑父一般,不言不语跟着在欧文的身后坐到了沙发上。
郑叶青很热情地招呼着两人,姑父在一角听郑叶青的话,从中知道,这欧文也算是郑叶青旧相识了,应该是同学,至于是哪个阶段的同学就不清楚了。
后来,姑父才知道,原来这欧文一家最早乃是广东那边的人,早年一家人偷偷跑进香港的,这是他认识郑叶青的由来。
姑父讲,那时候因为六十年代的大饥荒导致沿海地区的不少人偷偷跑进香港,也就是我们电影之中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偷渡客。
然而1974年11月港英政府宣布实施的抵垒政策,即来自中国的偷渡客可以成功进入市区并接触到香港的亲人,便可以拥有在港的居留权;若在边境地区被截住,则会被遣返大陆。
由于这个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更多的人疯狂的涌向了香港,甚至不少深圳的本地居民开始玩起了活死人法子,也就是假装自己死了,埋棺入土。
人则是偷偷跑掉。
后来,改革开放逐渐放开,不少之前进入香港的大陆人也开始渐渐的回归祖国,很显然,这欧文一家就是如此。
“欧文,你是什么时候回到大陆的?”郑叶青张口声音不大不小地问道,说话间,已经给两人倒上了两杯好茶。
老同学意外见面,当然是要好好聊一聊了。
面对郑叶青兴致勃勃地问话,这个欧文似乎显得有些难以启齿,只听那声音很小地说道:“也就是前些日子吧,没有多长时间。”
郑叶青点点头,继续问道:“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你竟然认识江先生,真是让我感到天大的意外啊!”
“呵呵”欧文笑了笑,伸手习惯性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说道,“他是我表哥的一个同学,这次到南京来做一点生意,表哥便给我写了一封介绍信....”
郑叶青一听原来如此,怪不得两人会结伴而来。
然而正当姑父觉得没有什么可听的事情之时,这欧文却是拿出了一件东西,放在了茶几上。
这是一个小小的瓷瓶,也不过是巴掌大小,有点像是小药瓶的感觉,只听他淡淡说道:“叶青,今天来,其实就是为了让你帮我看看这个东西!本来我们去了一趟你店里,可是里面的人说你不在回去了,我们只好找到你家来了,没想到你还真在..”
郑叶青缓缓拿起这小瓷瓶,还没有细看,便问道:“这东西你是从哪里来的?”
“一个生意上的伙伴介绍买来的。”欧文淡淡说道。
郑叶青拿着小瓷瓶却是深深地瞄了一眼欧文,她并没有说这瓶子的事情,反倒是问道:“你穿这一身衣服出来做生意是不是有点....”
欧文穿的是一身绿军装,看起来确实不像是生意人,和现在那西装革履的商界人士完全不同。
“呵呵,当然是入乡随俗了,在大陆,这一身衣服可比那领带洋装有效果多了!”欧文笑着说道。
“郑经理,要是没什么事儿的话,俺就先回去哩!”姑父突然一下子出现在了郑叶青的身后,这样一声话让郑叶青还有点发蒙。
似乎是有点突然了。
话音落下,姑父转身就朝着门外走去,可是就当姑父扭头转身的时候,那一眼放在了那小瓷瓶上,姑父微微一愣!
这东西,他见过!
没错,一模一样的小鹿图案!
这个小瓷瓶的景象就像是一道闪电一样在姑父的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