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父说,你别瞧这马管家人看起来不咋地,但是这指挥还是有一套的,工作那是有序不乱的进行着。
要不人怎么能当了那么大的管家?
没有点真本事能行吗?
不过这指挥归指挥,但是技术上还是要听祥子叔的,毕竟祥子叔才是这方面的行家嘛。
姑父说,十几个号子人干这点活儿,那是来来回回的折腾了一上午才弄完,马管家也是前前后后的跑,时不时这人就不见影子了。
等着吃过中午饭的之后,这卡车还是朝着码头走动了,姑父他们一行人也头一次进入了跟车的角色之中。
搬运瓷器不是一件小事,更是一件技术活,所以马管家他们还是不太放心,让姑父这帮人跟着一起去了。
到时候把瓷器运到船上,他们就可以解散回去了。
汽车开进南京码头的港口大门,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通向江边,来来往往的车辆不时地从姑父的身边驶过。
再往前走,大路两旁堆积着无数的货物,像一座座小山,整齐地排列着。
那一架架起重机威武地矗立着,像一个个守卫货物的壮士。
到 了码头,姑父仿佛来到了童话世界里的“大人国”,感到一切都是那么壮观。
姑父说,这是他第一次来码头,之前只是在上海滩的电视剧之中见过一次码头,这一次真实的到来,感受真不一样。
那大型吊车,人们非得昂着头才能看清它的全貌:四条大腿稳稳地扎在地上,约有两层 楼那么高;十多米长的铁臂高耸入云,仿佛可以摸到蓝天。
站在“巨人”脚下,我们都显得那么渺小。
大吊车忙碌工作着,它把那长长的“手臂”伸进船舱,像抓小 鸡似的把沉甸甸的货物高高吊起,又轻轻地摆放到预定的地方,轻松自如,叫人惊叹不已。
码头前面,是汹涌壮丽的长江,江风轻轻地吹着,几只漂亮的鸟儿擦着江面飞翔,美极了!
码头上,汽车的喇叭声,吊装货物的哨子声,海轮汽笛的鸣叫声,机器的轰鸣交织在一起,多像一组雄壮美妙的交响乐呀!
姑父和祥子叔下了车,第一次见到这吊车,不禁感慨:“叔儿,这玩意儿还真是大哩,听说能把大象吊起来哩!”
“何止是大象哩,就是卡车都啥问题哩,哼,一个小小的大象也太小看这大吊车哩!”千条叔不知道何时走来。
祥子叔倒是没说这事儿,张口说起了这吊车都是人家国外的,也不知道咱自己国家啥时候能造出来。
几人一阵感慨唏嘘之后在马管家的一声吆喝下开始了干活儿。
姑父没想到这码头这么热闹,人来人往的,比这菜市场还热闹,殊不知,那个时代,最热闹的就是码头。
因为当时的条件,海运是最发达有效的一种经济模式。
和国外的一些物资进口等等,都是需要码头的。
能不繁华吗?
姑父他们先是把瓷器搬到推车上,然后由小推车到轮船上,马管家在一旁掐着腰手里拿着报备的材料,大手一挥,对着正在推车的小伙子喊道:“注意点,注意点,慢点!”
话音落下,一个监工模样的男人走了过来,看样子像是码头负责监督的管理人员,姑父也不知道是什么职位。
他来到马管家的面前开始检查并且过目。
可是正当姑父开始搬运卸货的时候,却是发现这卡车之后似乎又多了几辆一模一样的卡车,而且后面也有人在搬运同样的箱子。
“咦?这到底是咋回事哩?”姑父小声嘀咕着。
一旁的祥子叔一巴掌轻轻地拍在了姑父的脑袋上,低声呵斥道:“瞎看啥哩,干好你的活儿就是哩!嘟嘟囔囔的!”
“额....”姑父点点头,只好闭嘴开始干自己的活儿了。
这时,欧文也亲自来了,马管家开始和欧文说话了,姑父听着两人好像是做交接,这马管家说自己有什么事情,要先走了,就让欧文开始弄这点的事情了。
欧文高兴的接下了这件事情,随后开始学着马管家那一套指挥了起来。
而马管家也是孤身一人快速的走出了码头,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大家伙虽说是小心翼翼,但是干劲十足,那是一件接着一件的搬运,一点磨洋工的影子都看不到。
祥子叔站在欧文的身边,两人有说有笑的,后面的姑父小心翼翼的搬着一个箱子,只听欧文和祥子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