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让你去唱歌,你怎么还进部队文艺团了? > 第378章

第378章

“原来看文章真的会边看边流泪,我如此爱你,连赴死都充满了勇气!”

苏明读完后,继续说道:“信中的主人公是林觉民和陈意映。

林觉民少年时天性聪慧,读书过目不忘,参加科举考试时,对腐朽的朝廷深恶痛绝,无意获取功名,在考卷上题了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离开考场。

后来他考入全闽大学堂(今福州一中),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也为他后来思想奠定了基础。

18岁的时候,迎娶了15岁的陈意映,两家门当户对,虽然是包办婚姻,但是两人见解相同,无话不谈。

如信中所说,窗外梅枝,花前月下,都是他们并肩携手的身影。

1907年,林觉民挥别妻儿,踏上东渡樱花国的客轮,自费学习多国语言和文学,也在樱花国遇到同志之士,加入华夏同盟会,成为骨干成员,晚晴腐朽,革命的决心日渐坚定。

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江成立了统筹部,策动广州起义。

赵声、黄兴分别任统筹部的正、副部长。林觉民得知后,从樱花国回国参加广州起义。

在1911年4月24日黄花岗起义的三天前,夜里,他含泪在手帕上写下了这封绝笔信。

4月27日,120多名青年臂缠白巾,手持枪弹随黄兴勇猛地攻入总督衙门,纵火焚烧督署。

经过一夜激战,终究是寡不敌众,80多人被俘,其中就有林觉民。

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与水师提督李准会审,他面无改色,将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希望侃侃而谈。

水师提督李准动了恻隐之心,想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但张鸣歧则认为林觉民有大才,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

当陈意映看到书信,立刻想到跟随林觉民而去,林觉民的父母双双跪在她面前,恳请陈意映念在家中尚有一岁幼儿,而她腹内还有一个小生命,一定要活下去。

陈意映生下孩子后,一直没有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在孩子刚刚两岁的时候,她郁郁而终。

带着对林觉民炽烈的爱,追随他而去。”

听完故事的粉丝们心中悲痛难言于表。

他们在弹幕中写道:

“不负众生,独负一人,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句话是我这辈子看到最浪漫的一句话。”

“最后,她也跟随他而去了,每每想到他们的大国心,就潸然泪下!”

“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叔叔,他们一家满门忠烈!”

“是的,我记得林徽因弟弟也是飞行员,同样牺牲了!”

“他们的名字也好好听,林觉民,陈意映,好美的名字,我永远也会记住。”

“我们应该多拍一些关于他们的影视作品,让大家都知道那一段历史。”

苏明拿起吉他,想到了一首歌,名字叫《不老梦》。

林觉民和陈意映的故事,就像歌词描写的一样,爱若执炬迎风,炽烈而哀恸。

他望着直播间说道。

“总有人在那个时代,肩负救国重任,他们有着至死不渝的坚持和信念,也有着聚散离合、悲欢爱恨,希望你们记住这段历史。”

粉丝们纷纷喊道:“苏神,能给他们写一首歌吗?”

苏明想起了古风歌曲《不老梦》,他拨动琴弦唱出歌词。

“等不到鬓雪相拥,重饮渭水畔那一盏虔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