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臣,只知道夸赞秦云峥,却不知道他这个皇帝的处境。
秦云峥若是名声再大些,就没有人能记得他是皇帝了。
现在周边的国家军队都只知道秦云峥是战神,是景朝的神,却没有人在意景朝的皇帝是谁。
这些人只是怕秦云峥,根本不是怕他,而他,才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
何公公从外面进来,先把地上的几本奏折捡起来,好生的叠在一起,放在案桌上,恭敬道,“皇上,丞相在外面求见。”
景帝现在心情是极不好的,不想和大臣讨论治国之策。
烦躁的摆摆手,“今日不议事,让丞相回去吧,有什么事明天再说。”
随后靠在龙椅上疲惫的揉着太阳穴。
何公公应声下去给丞相传达景帝的意思,没一会,又重新进来了。
景帝还是保持刚才的姿势,靠在龙椅上,何公公走到他的身边,弯腰在他的耳边轻声道,“皇上,丞相说是关于铉王殿下的事,他能够为皇上分忧。”
话音刚落,景帝手顿一下,“让他进来,赐坐。”
何公公又再次去外面请丞相进来。
然后去旁边给太傅抬凳子。
丞相的身子弯的很低,景帝的心情不好,他变得异常的恭敬。
景帝已经坐直了,看着丞相笑道,“丞相是有什么好建议吗?”
他连开场白都懒得说了,直接开门见山。
丞相身子顿了一下,看来景帝真的是很着急的了。
何公公已经抬了凳子过来,“丞相请坐。”
丞相受宠若惊,连忙道谢,“多谢何公公。”然后才正襟危坐。
丞相在御书房带了好几个时辰,就连午膳都是在宫中和景帝一起用的。
丞相之所以能坐上这个位置,不只是家里的势力,更多的是过人的缜密心思。
他知道,景帝不喜欢秦云峥,但又不敢弄死了,或者说是弄不死他。
这种见不惯我还弄不死我的情况是让人最难受的,他身为臣子,怎么能不为景帝分忧解难呢。
直到未时,丞相才从御书房出来。
出来之前,还能听到景帝爽朗的笑声,“好,不愧是丞相,真是为朕分忧解难,若是每位大臣都能像丞相一样,那朕就轻松多了。”
丞相走出御书房时,一脸的神清气爽。
景帝的心情变得好了许多,丞相的主意让他连连称赞。
第二日,景帝在早朝时就说出了这次铉王平反有功的赏赐。
赏了几百头猪,几百只羊,让军中将士们可以好好的吃一顿,还赏了四十个军妓,这四十个人,都是之前犯了错被抄家流放三千里的宦臣家属,从流放之地接回来,直接送到蜀黍去。
美名其曰,人都有需求,为了让将士们好好的打仗,特地赏赐些军妓过去,解解他们的乏。
而且这次奸细的事就是因为女子,才会失了这么多城池。
所以送军妓过去是很有必要的。
还特意给铉王‘选’了两个姿色上乘的女子,伺候他在军中的生活。
景帝知道秦云峥一直不近女色,不然也不会二十岁了王府中没有一个通房,没有妾室,没有侧妃,就连丫鬟都没有,算是清一色的大老粗。
就算他不喜欢,但皇命难违,他也不会再把这些人再送回来,这样景帝不仅在军中安插了眼线,还能随时恶心到秦云峥,真是想想心情就好。
他的决定没有人敢反驳,但赞同的也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