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瓷制的药瓶和药盒子之后,孟彤又想到了她之前一直惦记着的要带孟大远行的想法,于是就想画辆减震的马车车厢出来。
前世汽车的减震,主要体现在底盘的弹簧、轮胎和坐椅上。
这个时代的科技未必就如孟彤如今看到的这般落后,只不过她现在身处这乡下的犄角旮旯里,也不知道这个时代的科技到底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是否已经发明了弹簧这玩意儿了也不知晓。
弹簧于机械来说,说重要也不重要,说不重要,用在适当的地方却也是极为重要的东西。
在未确定这个时代有无弹簧这东西之前,孟彤觉得自己打造弹簧的用途,最好还是不要让人知晓的好。
打造弹簧,自然还是得由铁匠铺子来做。
大周朝的百姓基本上都比较朴实,且极有职业道德,一般在打造东西之前,与店主约法三章之后,店主一般是不会向人透露客人打造东西的内容的。
为了保险起见,孟彤还特地找了镇上人最为憨厚、老实的那家铁匠铺的掌柜,打造自己所需的弹簧。
至于怎么把弹簧装到马车上减震,就是另外一个技术问题了。
孟彤绕着自家的木板车厢转悠了半天,拿着纸描描画画,最后却仍是无从下手。
这个时代的木板车可都是木头轮子的,要说在车轮子上裹上牛皮或猪皮减震倒也是可以的。
但就这个时代的路况来说,一但下雨,裹了牛皮或猪皮的车轮子在路上跑上一圈就要报废,这就比较苦逼了。
书到用时方恨少,孟彤这时候就深恨自己前世不是学机械的,不然改装个木板车,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想来想去,孟彤也想不到办法,到是前世每天都睡的弹簧床,给了她一点灵感。
在与车行的师傅沟通了之后,孟彤果断把大到夸张的两个木车轮改成了四个小号的,车轮上留了孔洞的铁轮子。
而车子的底盘则被孟彤划分成了无数长长短短的铁条,螺丝钉和柳帽。
花了一整天测量、计算和画图,孟彤分别找了镇上的几间铁匠铺,同时打造自己突发奇想的减震马车。
半个月后,孟彤从几家铁匠铺里拿到了打造好的东西,拉回家后,她立即就在院子里将之拼搭了起来。
盯着这拼搭好的马车底坐,孟彤才把车厢和贴合在铁车轮外头的木轮子给画了出来,送去家柜铺子找木匠师傅定做。
金弓铁匠铺的掌柜,祖上是为朝庭打造过武器的匠人,孟彤琢磨着金弓应该会懂得如何做锁子甲,想来请她打造些弯曲的粗铁丝应该也不成什么问题。
于是她画了图纸送去金弓铁匠铺,又与金弓沟通了很久一段时间。
可等到七天后取货时,拿到的铁丝粗细却极不均匀。
东西差强人意,孟彤还不能抱怨,毕竟这是手工打造的,她要的时间又紧,金弓能打成这样,也已经是拼了老命了。
孟彤没有办法,只能付了钱,将两大捆铁丝拉回家。
现代的席梦丝就是用的铁丝拉网做成的,孟彤的原意就是用铁丝做出个简易的席梦丝,垫在铁架的马车底坐上,以达到减震减重的目的。
将粗铁丝弯折出需要的弧度,原本也是件极为麻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