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从进入洛邑为相之后,对周天子,恭敬有加执礼甚恭。
然后又取信于民,宣扬教化,以德福人,薄徭役,轻赋税,休养生息,很快的就获得了络绎百姓的拥护与爱戴。
但是他这样的行为,严重的损害到了周王朝贵族的利益。
虽然明面上这些贵族并没有团结起来与他唱反调,但是他们都逐渐的拧成了一股绳,并且取信了本就对夫子与端木赐饱含警惕的周天子。
之前数次建议周天子罢黜夫子,将他赶出周天子之国。
但是因为卫国的军队驻扎在洛邑,并且卫庸与端木赐交好,因为担心兵变,这一周天子一直不敢有实际上的动作。
夫子也非常清楚周天子对他的提防,但是他自己也从来没有过不臣之心,以为一片丹心向明月,明月自会照丹心。
然而就在半个月之前,卫国的卫鞅来到洛邑,向周天子调回了卫国的驻军之后,周天子之国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压在周天子心头的一块大石被挪走,根本就忌惮夫子的周天子,当即下令将夫子软禁了起来。
原本在周天子之国大展拳脚的夫子顿时满脸的懵逼,就算是智慧如他,也有着自己的短板。
治学有方,被弟子尊为日月的他第一次出仕,
再加上之前刚刚见识过了秦国的欣欣向荣,迫切急于证明自己,为了能够尽快建立自己心目中的大同世界。
他便逐渐的忽略了周天子的态度,虽然动用的职权也只在相国的职权范围之内,不论从什么方向来看,夫子的行为也是有理的。
但是有些人却不会跟他讲道理。
就比如说,已经对夫子与端木赐有了成见的周天子。
原本还只是准备将夫子赶出洛邑,但是他方才被软禁不久,一些受过夫子恩惠的百姓,便知道了这一事情,他们集合起来向周天子求情。
这样的行为非但没有感动周天子,反倒是让周天子变得更加的坚定的起来,甚至已经对夫子产生了杀心。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秦国的使者到了洛邑。
在诸侯面前滥杀自家的相国,终究是有些颜面无光。
随后孙乾递交国书,向周天子表明了求粮的意图。
些许粮食周天子还是给得出的,但是由谁去给,怎样去给,能给多少,却是给周天子出了一个难。
一把将忌惮的夫子一“党”给撸下来确实是痛快,但将夫子撸下来之后,国朝的政务又该交给谁去处理,顿时便让周天子有些为难了起来。
故而他便晾着孙乾一拖再拖,也就造成了如今孙乾苦等良久,最终等来了求助的端木赐。
作为秦国人,在周天子之国还是颇受敬重的,毕竟是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的忠君之国。
孙乾十分顺利的带着躲在马车里的端木赐出了城,径直向着秦国而来。
沿途当端木赐将夫子的遭遇说给孙乾的时候,孙乾却是由衷地叹了一口气道:“夫子的善政,虽然与我秦国不和,但孙乾在洛邑时,见洛邑之民也是含笑往来,彼此之间彬彬有礼。
确实没想到治理出如此盛势的夫子竟然会被周天子所恶!哎,孙乾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先生,但是秦国君那里,还是需要先生自己去说服他~”
听到了孙乾的话语之后,端木赐的脸上浮现出了感激的神色。
当今天下各国,唯一能够救夫子的恐怕便只有秦国君了。
再加上秦国君重贤重能,端木赐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说服他。
也就在端木赐的马车缓缓向着秦国而去的时候,在卫国的都城之中,一匹快马也径直冲出卫城,马背上的将军拼命的抽打着胯下的坐骑,仿佛稍微晚上一些,便会丢了自家的性命一般。
这是卫国的卫庸,曾经镇守洛邑,他方才领兵回到卫国,卫国便遭遇到了赵国的袭击。
赵国的赵大与赵二分兵两路,一路人马围困卫国的国都,一路人马攻略卫国的城池,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所向披靡的赵二便连下卫国七座城池,几乎打下了卫国的半壁江山。
卫国迫于无奈,便只好出兵与赵国决战,结果却是卫庸大败而还。
卫国就此失去了反抗能力,最终不得不趁着夜黑风高突围求援。
当今天下,能救卫国的也就只有周天子之国了。
卫庸与周天子之国的端木赐有旧,故而成了此行最好的使者。
但是让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端木赐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