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这是要将我们耗在楚西吗?”
熊重满脸的愤恨之色,口中怨怒不平,却又奈何秦人不得。
眼前两国之间已成僵局,秦人龟缩不出,就像是一根难啃的骨头,让张大了嘴巴的楚国无从下嘴。
伴随着熊重的心气越发不顺,随军出征左右两翼的项氏兄弟也是面色铁青。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本已经做好了替父报仇的准备,结果却是碰了壁。
随着时间推移,南方的天气也开始越发的寒冷了起来。
虽然比不上北方结冰的程度,但下雨之后,士兵的手脚都被冻得握不住兵刃。
疾病也开始在军营之中弥漫,不论是楚军还是秦军,此时此刻,因为天气变化而造成的感冒都在军营之中开始传播。
无论是秦军还是楚军,都只能选择隔离的方式来应对。
在这个医疗环境极为落后的时代,像这样的传染病根本无法治愈。
秦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医学院开始培养医生,但那都是在秦国西北之地,就算是有一些医生离开秦西之地,也是入咸阳为禁军服务,至今尚没有专门的医师被派遣到楚西之地。
虽然两军都采取了隔离的方式去防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旧有源源不断的士兵被感染。
就算是王翦对此都有些慌乱,他急忙将此事禀告给了卫鞅,而卫鞅在传书秦牧的同时,也张榜再楚西之地遍寻名医。
楚国虽然人口庞大,但民众大多是一些穷苦之人,方济家行走天下,游方济民,按理说医师应该不少。
但是因为楚西之地常年战乱,虽然如今被秦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但依旧没有多少方济家的医师在这里游历。
所以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两军都只能坐看军中的病患数量增长,根本拿不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时之间,楚西之地便陷入了僵局之中。
楚西以西的巴蜀之地,巴王再一次采取了龟缩不出的政策,就算是勇武如同吕布,在数次杀上城墙之后,也因为体力不支被赶了下来。
数十万的巴人大军,在巴王许诺的高官厚禄之下,个个变得悍不畏死。
秦国虽然有精兵猛将,若是强攻自然也可以攻破巴国的城池,但是其中的损失极大,根本不是秦人愿意承受的。
况且现如今李靖已经得知了北方传来的消息,秦国的北方既然已经平定,想来要不了多久,秦牧便会派遣大军支援。
不论是先行支援楚西还是先行支援巴蜀,一旦有任何一面平衡被打破,秦国便可以一战而胜。
与此同时,秦牧与群臣商议之后,最终还是决定直接接受周天子授予的王爵。
这毕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周天子的本心并不见得就愿意如此。
所以周天子不大可能有第二次主动授爵,而秦牧认为他的系统迟迟没有升级,其中恐怕便有自己的爵位,没有升级的缘故。
虽然底蕴不如诸国,但是秦国可是以一己之力抗衡了三大强国,并且,还能够腾出余力北伐鬼方南取巴蜀。
这样的国家早已经不只是一个大国,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强国。
但是系统却迟迟没有升级,所以这让秦牧觉得,或许自己差的便是爵位。
秦国坦然受之,卫国君也因为自己儿子的缘故接受了周天子授予的爵位,正在玄鸟国交战,这之间打得水深火热的燕国君同样没有推迟。
而此时徐国的内乱刚刚平定,即位徐国君之位的乃是徐国君的幼子。
他是徐国的公卿推举出来的新君,本身年龄不过9岁大小,整个徐国都被国内最大的公卿陶家把控。
陶家有二贤,长者陶俊,少年好武,游侠于诸侯,而后幡然悔悟,弃武从文,大治一城,为徐国君所看重,册为左相,成一时之佳话。
幼者陶义,少年时好读书,成年后开始学习兵法战策,不善与人交际,但却治军有方。
因为一直在徐国为国君效劳的缘故,所以他被封为徐国的右相。
这二人出生于一家,但是感情却并不和睦,故而两个作乱的公子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联手扶持徐国公的幼子继位。
结果自然是被这兄弟联手摆了一道。
而今徐国君是否要称王,要问的却不是徐国君的意见,而是当朝左右两位丞相的意见。
原本群臣都以为两名丞相会联手把持朝政,结果没想到的是,等彻底的稳定了朝中局势之后,这两个兄弟又开始彼此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