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您~”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盯着夫子。
夫子虽然是玄鸟国人,但是他一直都推行周礼。
教导弟子最多的,也都是周国的学问。
这都得益于他曾年少时周游列国,曾经在周王室的藏书室见到过李耳。
李耳的学问十分的渊博,他亲自教授了夫子周礼。
同时也交给了他一些治国的学问。
夫子却并没有与李耳走向相同的道路,他在原本的学问之上展开延伸,将研究的方向转化为了易的学习。
他逐渐的走上了一条与李耳完全相反的道路。
同样是对于易的解释,如果李耳是从阴的一面去解释易经的话,那么夫子便是从阳的角度去解释。
相对于阴的隐晦,夫子的学问便显得更加的明显。
老子一生并没有多少弟子,道德经的传承也只是交给秦牧,并没有主动去传播。
夫子一生却是收徒无数,通过自己的教化去传播自己的学问。
虽然易的起源要从伏羲开始,但是真正将易发扬光大的却是周王朝。
而作为玄鸟国人的夫子在准备出仕的时候,他的弟子便都知道,夫子将要出仕的是周天子之国。
而今夫子却是回转玄鸟,并且回转玄鸟的原因,竟然有着几分复仇的意味。
夫子的脸上挂着淡定的笑容,他丝毫也没有为自己方才提出的言论而感到羞愧。
众人沉默了片刻之后,却是颜回率先开口说道:“夫子去哪里,弟子就去哪里,只是弟子有一事不明,还请夫子为弟子解惑。”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夫子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笑着说道:“子渊想要问什么?”
颜回恭恭敬敬的向着夫子拱手一拜,随即侃侃而谈道:“玄鸟国的文化与思想理念与夫子的理念背道而驰,夫子该如何在玄鸟国推行我们儒家学问呢?”
夫子听闻之后却是笑着说道:“子渊,玄鸟国人也。子贡,卫国人也。
所生所长皆为本国之土壤,子渊又是如何拜入为师门下的呢?”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夫子向着一旁的子路开口说道:“我们先进城吧~”
他话音落下之时,子路便径直牵着牛车继续前行。
然而他身后的弟子们却是犹豫了起来,其中数人直接跟随在夫子的身后同行,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玄鸟国人。
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是停下了脚步,她们或是魏国人,或是徐国人,或是燕国人,或是周天子之国。
他们原本从来也没有问过夫子的决定,从来没有质疑过夫子的决定,但是这一次,他们犹豫了。
夫子没有说话,他起身在马车之上向着众弟子施了一礼,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
“为师教导诸位,便是希望诸位能够明理,成才,成器。
想要达成这些,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是绝对不可能的。
你们做得很好,如果不愿意随为师出仕玄鸟国,便可以回本国,也可以去秦国。
可以去吴国,去卫国。去楚国等等,这些都由你们自己。
但是我儒家弟子永不事周,还请铭记于心~”
伴随着夫子的话音落下,一些弟子恭恭敬敬地向着夫子一拜,随后便径直转身离去。
也有一些弟子犹豫了片刻之后,便又紧随在夫子的车后继续向着玄鸟国国都而去。
因为常年战争的缘故,玄鸟国的国都修建得极为高大。
当夫子的牛车方才来到玄鸟国城门下的时候,却是恰好瞧见玄鸟王亲自等候在玄鸟国都城的城门口。
他一幅翘首以盼的模样,显得十分的虔诚。
夫子的脸上浮现出了笑容,他翻身下了牛车,令颜回为他整理衣冠。
一旁的颜回也是满脸的欣喜,他也略显兴奋的说道:“夫子的贤能果真是名扬四海,就连玄鸟国的国君都亲自在城门口等候夫子。
周天子不能用夫子的才能,定然是周王朝的损失。”
伴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一旁的子路也是满脸的欣喜,口中却是催促道:“子渊呀,你快些替夫子整理衣冠吧,不要让王上久等了~”
夫子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他轻轻的摆了摆手说道:“不碍事,若是王上真的求贤若渴。
多等候片刻,也并无大碍。”
夫子的话音落下之时,颜回便已经替夫子整理好了儒袍。
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