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杨广才拿起钢笔开始默写。
幸亏八路在基础扫盲和文化教育这块抓的还是很牢的。
杨广才又年轻好学,党章写了个七七八八。
在这个几乎人均胎教肄业的年代,已经可以称的上一句知识分子了。
魏武拿起来看了一眼,确认内容差不多正确,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佐藤贤二见状,也收回了手枪,接过文件扔到火里烧掉了。
这玩意要是流出去,本人枪毙,全家都要被流放到荒岛上。
万万大意不得。
“需要点什么,你应该从杨广业那边知道我的本事,只要付的起钱,什么都能弄到,武器,药品,粮食都可以。”
魏武笑眯眯的说道。
“机器能弄到吗?”
杨广才小心翼翼的问道。
“什么级别的机器?”
魏武挑了挑眉毛。
他不记得抗日根据地通电了。
好像,一直到解放前,抗日根据地都没有多少稳定的电力供应。
“不是那种大机器,是那种小的,手摇式的卷烟机。”
杨广才连忙解释道。
“你们要做卷烟?”
听到杨广才这么一说,魏武猛然响起一些旧闻。
当初抗日的时候,鬼子为了应对八路的游击,进行了坚壁清野的扫荡。
对根据地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让整个根据地缺衣少穿。
老蒋也有意无意的搞封锁,试图配合日本人锁死根据地。
为了养活根据地的战士和百姓,当时八路组织了大生产运动。
号召全体军民一起垦荒织布,花了几年时间,让根据地就完成了粮食和布匹的自给自足。
让所有战士都能吃饱,都能穿上新衣服。
甚至用上根据地自己生产的枪支弹药。
到了最后,甚至能仿造九二式步兵炮。
堪称奇迹。
虽然大部分物资都得到了解决,但还有很多东西是根据地无法自己生产的。
比如,部分珍贵的磺胺等消炎药。
比如,技术力比较高的汽车和重型火炮,各种型号的电台。
这些还需要依靠购买和缴获。
为了获取这些物资,根据地大力研究可以向日战区国统区流通的商品。
经过多番试验,最终有一项产品获得了成功,那就是飞马香烟。
当时一部分根据地是烟叶的产地。
因为交通不方便,来采购的商人少,价格压的很低。
卖的钱根本就不够购买粮食。
新四军将这些烟叶收拢了上来,进行炮制,手中制作成卷烟进行销售。
因为价格低,质量好,很快就受到一致的好评。
但因为全都是手工制作,产量有限,根本就跟不上销售速度。
为了增加生产速度,一些人就将目光盯在了卷烟机上。
流水线的生产线他们买不起。
但是,小型的手摇式卷烟机还是可以的。
只不过,这些玩意的产地都在国外,想要进口必须有自己的商路。
没有渠道,哪怕有钱也买不到。
而此时所有的港口都在老蒋和日本人的控制下。
想要从他们那里买,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根据地本来是打算收买几个汉奸,借助他们的门路购买两台。
不过,机缘巧合之下,杨广才从哥哥杨广业那里知道了这么一个喜欢做生意的日本人。
又恰好调来了华东,就决定从这里试试。
毕竟,双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基础。
和魏武做生意,可比和汉奸做生意要靠谱多了。
毕竟,没看过哪个汉奸,敢成建制的倒卖军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