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穿越三国,龙战于野 > 第17章 弓如霹雳弦惊

第17章 弓如霹雳弦惊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汉末最出名的文学家曹操所作的《蒿里行》,大概创作时间是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之时。

当时怀揣着一身热血抱负的曹操变卖家产,筹措了几千军队,连同自己的族人浩浩荡荡地前往虎牢关前,准备出兵解救汉室。

可惜当时关东诸侯各怀鬼胎,除曹操外,无一人是真心报国。

最后孤军奋战,被徐荣打了个全军覆没的曹操逃回联军大营内,当着自己的老大兼发小袁绍的面,唱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蒿里行》。

而后曹操便率领招拢来的残兵旧部返回老家,从此闭门不出(后被袁绍表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一直到了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大破兖州诸县,阵斩兖州刺史刘岱(汉室宗亲),至此兖州大乱。

而后曹操的白月光陈宫,以及他的天使投资人鲍信拥立曹操当上了兖州牧,大破青州黄巾,收拢三十余万降卒以及近百万人口,这才在乱世中站住了脚跟。

……

“杨叔父,你说这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日,在村庄外的山野间,李丰君嘴里叼着一根稻草,有些无聊地向一旁蹲在草丛里,等待着猎物露面的杨老猎户开口询问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李丰君在心里已经认定了这杨老猎户绝对不是等闲之辈。

至少他对于一些事情的见解,在李丰君看来就不可能是黔首白丁该有的见识。

更何况这段时间里,杨老猎户每天教他的东西,李丰君后来细细想了一遍之后才反应过来。

这不就是古代行军打仗的战术吗?

声东击西、阴左阳右,还有那调虎离山和治军之道。

毫不客气地说,就凭杨老猎户这般见识,放到那些诸侯军阀的手底下,李丰君也认为他至少是可以当一个都尉、校尉之类的官职的,管理个一两千步军没有丝毫问题。

虽然目前李丰君还不知道杨老猎户隐居这小村子里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倒也还谈不上什么担心。

毕竟杨老猎户都已经把女儿嫁给他了,就算有些秘密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

时至今日,李丰君仍然秉承着‘不多问、不好奇、不乱打听’的原则,这也算是他的立身之本了。

不过不问归不问,心里有了这么个猜测以后,李丰君倒是很想听听这个时代的人对曹操、刘备这些枭雄有什么看法。

毕竟以他的学识,恐怕对曹操的了解还不如杨老猎户来得透彻。

然而令李丰君没有想到的是,听到他的问题,杨老猎户皱眉思考了一会儿,随即十分痛快地摇了摇头:

“曹操?我不知道,他是谁?”

李丰君:……

好吧,他高估了杨老猎户的见识。

不过这也不怪他,印象里曹操好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才正式当上大魔王的角色的。

现在听人闲聊,好像皇帝还在那什么李傕郭汜的掌控之中,离他们这十万八千里呢。

估计还得等上几年才能听到曹操的名声吧。

他倒是也不着急。

对于以后的生活,李丰君已经有了个大致的规划。

既然没办法去做到闻达于诸侯,那就踏踏实实地抱着娇妻苟活性命于乱世好了。

反正他不准备从军,不管那些诸侯打得有多乱,到时候不还是需要他们这些黔首来种地吗?

大不了等哪天自己真来兴趣了,带着杨五娘去看看一些大场面,比如赤壁或者定军山之类的,也就足够了。

李丰君相信,只要自己平时安心生活,不随便违法乱纪,不参与什么起义的事情,做一个安分的猎户,那他就不太可能会被牵连进去。

之前他可是听说过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从这个故事里他也可以看出曹操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

有道是,自古农猎不分家,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见识,早早投身曹操治下还是可以安享晚年的。

“丰君啊,你是不是又在胡思乱想了?我可告诉你,不要把那些当兵的人都想得太好,这些人包括他们领头的,可从来都不会把我们这些贱民当人看的。”

一旁,看到李丰君又在‘神游天外’,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