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穿越三国,龙战于野 > 第46章 度田的失败

第46章 度田的失败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愿打的人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花极低的价格把土地买到手里,然后再鼓励一下难民,让他们加油种地,第二年给自己多种出几斤粮食。

愿挨的人哭着将土地半卖半送出去,拿着好不容易换来的银两,去换取比平时贵了几十倍的粮食。

是的,控制粮价,这是他们兼并土地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

平常的时候,220钱左右一石的粟米,到了灾年都会涨价,这是必然的情况。

只是有些地方涨到600钱左右便差不多了,有些地方却要涨到5000钱一石。

平时一块差不多的农田,一亩可以卖到两三千钱不等,运气好也可以卖到4000钱

但是到了灾年的时候,一亩却只能卖到几百钱。

这边粮价翻了几十倍,那边田价又降了四五倍,一来一回,便完成了土地兼并的全部过程。

没有了田地的难民被他们雇佣作为佃户,打理着本该属于世家的农田。

而后世家持续做大,渐渐形成势力,把控属于地方的经济。

历史上,人们普遍把汉朝的灭亡归结于黄巾起义,或者是桓灵二帝失德,任用宦官、卖官鬻爵,再加上设立州牧,这才导致天下大乱。

但是很少有人会在意,东汉朝廷的建立其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畸形的结构。

换句话说,光武帝刘秀在成为皇帝之后,他确实是能做到身为皇帝的专制,但是他却很难做到集权。

教育、经济、思想,这些都被地方势力所把控,朝廷失去了盐铁等行当带来的暴利,再加上土地兼并导致的地方豪强和世家做大,这便使得东汉其实是一个两头尖的结构。

或许汉灵帝卖官鬻爵的初衷,也是为了效仿汉武帝一样筹措资金,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西园八校尉),但是当他尝到了权力所带来的享受之后,他也就忘记了自己最开始的想法。

就像是宋朝的花石纲一样,当初宋徽宗也曾想过利用花石纲发展军队,然后北上平定辽国。

可惜,本该成为军费花石纲,却在皇帝的贪心之下充进了后宫,变成了花鸟鱼虫、琴棋书画。

“现在这个乱世,玄德公如果想建立属于自己的根基,必须要先搞清楚一点,那就是玄德公是想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大汉?”

和刘备交流了一阵土地兼并的来龙去脉之后,李丰君却突然话锋一转,听得刘备连忙坐直了身子,

“是依附于世家,尽早建立起一个刘姓皇帝的大汉朝廷,还是想要整顿天下,还给天下黔首一个不是那么紧迫的朝代。”

听到这话,刘备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是在做什么思考一样。

良久之后。

“如果可以的话,备还是希望天下苍生能多一条活路,我不想成为百姓的罪人。”

“好,我知道了。”

李丰君的嘴角微微翘起,刘备的回答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如果选择无条件地依附于世家的话,这将会是一条无比便捷的道路,他们只需要稳住军队,拉拢世家,对世家豪强无条件地妥协。

只要你能做到对世家的所有子侄全部予以高官,并且自身在军事上有一定的建树之后,世家们就会十分豪爽地把兵马钱粮都拿出来。

就像光武帝刘秀一样,用不了几年的时间就可以建立属于自己的基业。

至于说最后能不能顺利统一天下,那就要看个人能力了。

只是如果真的按照这样统一了天下的话,那这新的大汉朝,也不过是东汉朝堂的翻版罢了。

皇帝没有太大的权力,发放的土地政令就连都城都不一定出得去。

即便是重开汉天下的光武帝,他所颁布的度田法令都遭遇了地方相当严重的抵抗,最后也只能是被迫和豪强世家妥协,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就连光武帝这样的人物都无法在其在位期间整治地方,更何况是后世之君呢?

可以预见的,如果真的完全向世家妥协的话,即便是建立了一个新的汉朝,那这汉朝也不过是世家豪强们的提线木偶罢了。

政令不下效,财税不上缴。

这样的朝堂,又谈何集权?

不过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罢了。

“如果想要整顿天下,玄德公,你要知道这并不是一条简单的道路,我们要做的事情势必会得罪天下人,到时候恐怕袁绍、曹操、袁术,甚至于你曾经的同窗公孙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