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和于洋从人群中挤了出来。
“师父,我们先回去吧。”
田文点点头:“走吧,还得让你金仇叔叔一家来登记。”
两人路上也不耽搁,往福临村的方向赶去。
这路上他们还碰到不少的百姓,都是背着背篓,里面用袋子放着粮食和粮种,都是往各自的村里赶去。
看到他们两人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警惕地看着他们,一脸戒备地看着他们,生怕他们来抢自己的东西。
田文和于洋看了一眼并没有多留,越过了他们离开。
“师父,我看官府给的粮食挺多的,应该是按照每家的人口数量给的。”
“嗯,还给了粮种,虽然不能吃饱,但是也能让他们度过这青黄不接的时候了。”
回到村子门口,这里的大门依旧关着。
于洋上前去敲了大门:“全叔,我们回来了。”
全叔从门缝看到是两人,忙拉开了大门。
大门外还有不少背着背篓低头赶路的百姓,听到这里的动静也只是抬头看了一眼,又低着头往其他地方赶去。
全叔看到情况让两人进来以后,依旧把门给关上了:“县城现在什么情况?”
“老全,他们都在田边吧?”
“在。”
“我们去那里再说。”
全叔点点头,和他们一起来到了田埂边。
平川他们这边已经在翻地了,为之后的春耕做准备。
“平川老哥,你们先上来。”田文站在田埂边上喊道。
平川他们看到田文师徒回来了,从地里走了过来。
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说起了今天县城的情况。
平川:“所以现在官府在让难民返乡?”
“嗯,如果不返回,他们查户籍没有这个人的时候,他名下所有的田产都会归到官府重新卖出。”
李氏:“这要是走得远的,怕不一定能回来。”
冯老汉也是一阵地唏嘘:“这官府说多久的期限了吗?”
田文摇摇头:“还没有说,不过我估摸着最多半年,最短三个月的期限。”
金仇:“你们把户籍迁过来了吗?”
“嗯,迁过来了,你们怎么打算?”
“我们家里就几间屋子,良田也没有多少,没了就没了吧,明天我们也去把户籍迁过来。”
乔氏看着坐在自己旁边的春杏:“杏,你要回去吗?”
春杏之前的家田产还挺多的,那是她爹用卖了三个姐姐的银钱买的,以前羡慕姐姐们嫁得好,能帮衬家里。
等到看到真相的时候,才感觉那些田地和银钱都是姐姐们的生命,她现在不愿意去看见那些东西。
“我不回去,我想留下。”
“既然如此,明天你和我们一起去吧。”
春杏点点头。
至于董郎中就没必要了,他的户籍就在福安县,而福临村是福安县的管辖村落,所以他住在这里是没有问题的。
冯大宝问了问于洋:“小洋,县城什么时候可以进?”
“说是半个月之后。”
柳康平现在已经十个月了,再过两个月这小家伙也已经一岁了,现在正和小乐他们在一旁的席子上玩耍。
柳翠翠看了儿子,又看看冯大宝:“大宝,我们等康平一岁再回去吧。”
葛氏听她这么说很高兴:“好好好,我们给小康平过了周岁再回去。”
平川看向李氏:“老婆子,你说我们村子的门还关吗?”
李氏现在也有些拿不定主意,现在虽然大家都返乡了,可是真的就安全了吗?
田文:“我想暂时先关着吧。”
董郎中也有些没明白:“为啥?”
“不少有田地的百姓是返乡了,可是有一些村皮无赖却是没有返乡的,他们还选择了迁到了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