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和安曲陵在船上的时候,也会给孩子们说话,给他们讲故事,现在两人都习惯了,每天会和孩子说说话。
有时候肚子里的小家伙会回应他们,动一下,有时候就像是睡着了一样,一动不动。
安曲陵看着小乐睡着了,轻轻地给她盖好了被子,现在她能多睡一会是一会。
小安看到他出来了:“小乐怎么样?”
“现在挺好,我现在担心的是生产的时候。”
“你们明天就回福临镇吧,有师父他们在,应该不会让她有事的。”
“嗯,她可能会早产。”
“有消息立马通知我。”
“我知道。”
翌日。
平川他们也知道小乐的情况比较特殊,她现在都有随时生产的可能性,都不敢在县城多留,一大早就出发回福临镇。
小乐精神还很好,看着马车外面的路面,她离开的这段时间,官道被重新修缮和扩宽了,而通往各个村落的道路也全部修成了官道。
她看到路上不少的百姓赶着牛车去县城,脸上都挂着笑容,说说笑笑,他们身上衣服已经很少见到有补丁的了。
“看来这段时间,大家都过得很好。”
李氏也看着外面的景象:“是啊,你看这些村子,现在都是青砖瓦房了,道路也都是青石板道路。”
赵莹莹现在少了一些跳脱,多了一些要为人母的温暖:“你们不在的这段时间,福安县的道路都已经修缮好了,现在百姓出行方便了很多。”
“好事,这样大家有东西,也不用担心道路不好,带不出来卖了。”
“可不是,乐安之前还去过几个地方,在山的背后,我当时和他一起去的,去到他们那里都需要翻山越岭。”
“还有这样的村子吗?”小乐到真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个村落。
“有,我去看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穷。”
钱氏:“莹莹,怎么说?”
“他们全家就一身衣服,谁出门谁穿,那衣服都是补丁落补丁,你完全找不到以前衣服布料的颜色了。”
“这倒是和我们以前一样。”
“娘,你们以前是住土坯房吧。”
钱氏点点头:“嗯。”
“他们住的是茅草屋,也还好他们住的地方冬天不冷,不然真够呛的。”
李氏惊讶地看着她:“真的?”
“奶奶,我可没有骗你,他们种的也是之前的稻种,因为山高路遥,他们出来一趟非常地困难,回去都是要靠自己背东西。”
“要是这样,要带粮食和东西回去非常的难。”
“是很难,去他们那里要走三天,路上还要翻越山林,还会碰到野兽,可以说是非常难了。”
“小安怎么不让他们搬出来。”
“他们不愿意,说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已经习惯了。”
小乐想了下:“他们那里没有其他的方式去吗?”
“倒是有一条河,你哥哥说在那里修建一个码头,这样他们出行和回去只用一天的时间。”
平川:“这倒是好事,修好了吗?”
“爷爷,去年就修好了,现在他们种植的也是福临镇的稻种,现在他们来到福临镇也只用一天的时间,非常地方便。”
“这样就好,日子慢慢也就过好了。”
赵莹莹想起了什么,看着小满道:“小叔,你哥哥还给你带了一些稻种放在了福临镇。”
小满有些好奇地看向她:“嫂子,什么稻种?”
“就是那几个村子的,他们几个村子虽然之前种植的稻种不是福临镇的,不过他们的亩产却比之前景南国的亩产高。”
“他们亩产能达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