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悦笑了笑,这银子才哪到哪啊。
“放着吧。”
众人在别庄又待了半个月,亲眼瞧见自己的农庄玉米长成,收割了。
至于此次与往年增产多少,在收取之日不久,下面的人就已经报上来数字了,比往年增产至一倍。
锦悦听见这个数字,有些迷茫。
大清的收成有这么低吗?
而宫里面的皇上,比年氏更早一步的知晓这个消息,皇上很高兴,还领着庶占士张廷玉,太子爷三爷八爷十爷去了皇家农庄,亲眼看着黄灿灿的玉米粒子铺在自已眼前,皇上心中才算是安稳了。
太子爷夸赞道:“皇阿玛,今年是老天爷开恩,怕是百姓们能过个好日子了。这都是皇阿玛功德无量啊。”
“太子爷,这哪里是老天爷开恩。分明是九弟的功劳。”八爷回禀,“皇阿玛,九弟将化肥运用到下面十多个省市,若非化肥制作来不及,九弟一定能够将化肥运用到全国的。”
皇上点点头。
皇上由衷的夸赞。
“老九这次事情办的不错。”
他本打算先试试的,老九虽然违逆了他,但是好在结果不错。
“张廷玉,你去下面巡查一番,看那边是不是也是如此,最好私下去打听,不要声张。”
“是,臣遵旨。”
皇上似乎也不急,而是又问:“张廷玉,你说,朕该如何奖赏老九?”
张廷玉道:“皇上,九爷要赏,但是真正发明化肥之人,也要赏赐。”
“你是说年氏?”
“是。”
皇上对年氏真的是特别的喜欢。
“张廷玉啊,你说朕赏赐给她什么呢?”这可是大功德一件。
“皇上,年氏嫁给了四爷,本就是荣耀非凡,再加赏赐怕过之不及,但年家不是还有人吗?”
“哦?”
“臣听说,那年氏最近在为年家的孩子寻亲事,就是年羹尧都放手了,让他家妹子给寻呢。”
皇上听张廷玉这般说,心如明镜。
“你也去了?”
张廷玉无奈道:“让皇上见笑了,臣的夫人姚氏,臣也是烦的没法子,想求皇上一个恩典。”
“你难得求朕一次,这样子吧,去将年氏唤来,朕当面问问,如何?”
“多谢皇上。”
张廷玉冲着侍卫们说了一声,让人去请家里的姑娘过来。
其实以张廷玉的身份,不会特想攀附谁,但是姚氏是他的发妻,这么些年,跟着自已吃苦,从来不说一句话。
这一次,是第一次。
虽然年富不是他心中的人选。
但差强人意了。
不一会,年氏就过来。
她第一次来皇家农庄,不得不说,比自家的大好多。
呵呵
真是,她怎么能给皇上比较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
“儿媳给皇阿玛请安,给各位爷请安。”
今天的年氏穿着的相对简朴一点,穿的不是旗装。
皇上明知故问道:“你这几日都在农庄。”
“是,皇上。”
“收了吗?收成如何?”
“还行,比往年好那么一点。”
这话谦虚了。
“恩,你做的不错,朕有意赏你,你说说看,朕该赏你什么?”
锦悦迷茫道:“不是已经赏过了?”
“恩?”
“皇上既然同意了修路,对儿媳来说,就是赏赐。”修了路,她才能将生意做到蒙古去啊。
皇上不知年氏所想,心中对年氏夸耀道:年氏这一点很好,她对孩子是实质上的好啊。这一点,别人却比不得。当初将怀蝉给她,并没有想到她会这般尽心尽力。
如今看着,她是太尽职,尽职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修路乃是对大清基业有固本之利,这对你不算赏赐,不过既然你没想好,那么朕这里就有件事要说说了。”
“什么事啊?”
“你家侄子,不是还没成婚吗?朕做主赐婚可好?”
锦悦愣住了,赐婚?谁家的?
她看了眼太子爷,三爷,八爷?不会是这几个人捣鬼的吧?
前车之鉴,她可不能掉进去了。
八爷道:“年嫂子,皇阿玛赐婚,这可是天大的恩赏,您怎么瞧着不高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