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 > 第11章

第11章

众臣子有一部分抱的心思是,反正不要牵扯到自己,李二随便怎么玩,

就算让李承乾继续当太子,也无所谓。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心中大为不爽,首当其冲的就是李泰,对于自己大哥没有被赐死,他心头像是压了一团子火。

除了他,那就是整个勋贵集团不爽了。

在唐初,武将体系还是很团结的,在他们看来,侯军集被夷三族这个过于严重了,

他们也知道,侯军集肯定是活不成了,但也想着保全他的家人。

但此刻是朝议,显然不是他们出口的地方。

“陛下,太子被废,那么中山郡王及其家人,即日起就要搬出东宫。”

说话之人叫刘洎,此时的官职是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又加上护军,三个其实都是散官衔,

但官阶可是不低,散骑常侍是从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上护军则是真正的正三品,可见此人地位之高。

他是魏王一系,此刻提出让废太子一家搬出东宫,是在提醒李二,东宫空悬,该议储了。

李二看了他一眼,又不着痕迹的瞥了一眼李泰,这才道:“不急,待议得太子人选吧。”

到这里,朝会也结束了。

出得大殿,一直没有吭声的长孙无忌赶上了房玄龄道:“梁公,你这次可把勋贵集团得罪的狠了。”

房玄龄面上古井不波,很平静的道:“乱臣贼子,某不该除贼吗?”

老房压根不怕,在唐初压根就没有纯正的文官,房玄龄本身也能文能武,能提三尺剑冲锋的那种。

长孙无忌看了眼左右,压低声音道:“晋王英武,颇肖今上。”

房玄龄脚步一顿,一言不发的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是要支持晋王入主东宫啊!

恰在此时,一个宦官急忙跑过来道:“陛下有请梁国公和赵国公。”

……

李厥在练字,他发现自己写的还挺像那么一回事,这倒不是说他以前就会写,这一点还是继承这具身体的技能。

苏氏是个懂教育的,之前的李厥也被教育的相当不错。

无意走了进来,低声禀报道:“朝议结束,太子被废责弘福寺出家…”

他暗松了一口气,与自己谋划的结果完全一样,便宜老子没有流放,他们一家自然还可以待在长安。

“附马都尉杜荷斩,齐王佑鸩,侯军集诛三族。”

听到前两个,李厥并不意外,但听到侯军集被诛三族时,他练字的笔一顿,眼神茫然,片刻放下笔,坐下不言。

……

李二召集了三人,分别是高士廉,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要说真正的外人,其实就是房玄龄。

长孙无忌和李二是郎舅关系,高士廉和长孙无忌则是舅甥关系。

李二换了一身常服,见三人进来,摆手让他们不用行礼,指了指旁边,让他们坐下。

“朕让三位爱卿前来,就是议储,三位皆是大唐肱骨,认为谁最合适?”

三人对视一眼,房玄龄开口道:“此为陛下乾纲之事,陛下认为谁最合适呢?”

“吴王如何?”李二所说的,就是三子李恪。

长孙无忌立刻起身道:“吴王非嫡亦非长,立其为储,恐与古礼不合。”

李二看向长孙无忌,意味深长的道:“主要原因,还是吴王不是你的亲外甥吧。”

长孙无忌并未畏惧,再度道:“陛下,大唐立国之初传承多诘难,自陛下止也,如此大唐才可传承万年。”

这话说得很冲,但也在理。

大唐立国之后,一代传给二代,你李二就是靠造反上位的,难道你还要把这个恶习让子孙都学去?

这个时候要拨乱反正,依照古礼,这样以后的传承祸端才会变少。

李二听进去了,所以对于长孙无忌如此直白的话,他也未加训斥,而是目光看向房玄龄道:“爱卿认为朕何子可…”

话未说完,就见畅清身形浮现,李二被转移了视线好奇问道:“畅清,何事?”

“禀陛下,外间卢国公程知节、英公李世绩、郧公张亮等人,祈见陛下。”

李二愣了愣,不过很快就明白了他们的来意,面上的犹豫之色一闪即逝,语气果断道:“不见。”

畅清出去之后,李二又看向房玄龄,对方也知道逃不过,但还是和稀泥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