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厥笑了笑,语气一正:“我大唐千万百姓皆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尔现在所言,便是不尊我大唐教化,你且回去吧,再过几年,本王便亲提万军,看看你们日出之国何样,圣德王是不是真如其名。”
苏我真平这下坐不住了,这正事还没谈呢,因为一个称谓,自己就要被撵了,回去该如何交待。
心思电转之下道:“我圣德王亦知,大唐宅兹中国,教化四方,授命于天,故称今上为天可汗。”
这算是给自己找台阶了,说大唐为世界的中心,大唐的陛下居于此统治四方,我们倭国自然也在内,所以称陛下为天可汗。
李厥见他认怂,便直问:“使节此来大唐,有何事?”
“圣德王言,新罗违义,吞我任那之岛,此来一是求上国为我等做主,其二则是,圣德王心慕上邦繁华久矣,请上邦赐下文明,容我等小国之民,共沐天朝之恩。”
李厥没有再吭声,李世绩回了一句:“此事容我等与新罗谈过再说。”
倭国走后,王玄策言:“英公,苏我真平之意,是想和我们夹击新罗?”
“便是留有此伏笔,他也知晓,我大唐必会再东征,解决掉高句丽之后,便是新罗、百济,这是预言,并非他此行的真正目的。
真正的目的,或还是想习得我大唐文明,毕竟自隋开始,倭国遣使一批又一批,且不少人驻留在此,并没有与使团一起回去。”
两人所谈,李厥一直沉默,看似是在细听,实则他在思考。
倭国他必然是要灭的,但灭国不是目的,目的是统治和教化,如果从长远考虑,现在授予他们一些教化,也不算是坏事。
当然,此事还要再慎思。
“大王,接下来是高句丽还是新罗?”
李世绩的话,将李厥唤醒,他想了片刻道:“两国之事偏听则暗,便让两人一起进来吧。”
待两国使节进来,相互见礼之后,李厥这才开口问及:“知你两国此来皆为一事,且说说吧。”
崔哲令抢先道:“高句丽无故挑衅边疆,侵我两城,还请上国为我等做主。”
莫靖轻哼一声反驳:“昔隋人寇我国边关,新罗称衅侵我土五百里,他们不归还,那我王便提军来取。大唐贵为天国,自当禀公而断。”
“之前所讨之地,本就为我新罗故土,只是尔等行不义事擅自取去。”
“荒谬。若是按你之言,新罗、百济皆归我土,你们只是蛮占而已。”
李厥看着两人,面上微笑。
李世绩冷哼一声,打断两人的争吵:“既往之事,焉可追论!”
莫靖不爽了,这一句话可是偏心偏到姥姥家去了,当即不忿道:“既如此,高句丽收回二城,此是正义也,新罗不可赘言。”
“尔侵我国土就在今日,如何等同。”崔哲令再度反驳。
李厥挠了挠头,真想让两人出去打一场,谁赢了听谁的,可真要这么干,那他肯定就在青史留名了,最糊涂的断事王爷。
“行了,都别吵。辽东诸地本为中国郡县,我大唐尚且不言,你高句丽如何敢吞并?”
李厥的一句话,让双方都不爽了,不过崔哲令可不敢顶撞只得沉默不语,
倒是莫靖直接摊牌道:“保家守土皆众之责,我王圣明,大莫离支英勇,高句丽近千万之众,披甲之士亦有百万,隋举全国之力不可撼动。
如今,为消大唐之虑,我主奉唐主为天可汗。我奉我主之命来呈情,为何如此待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