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起床的两人。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开门一看,是驿长一众人等。
“何事?如此惊慌,强盗逃脱了?”李向东问。
“刺史大人有请?”驿长,喘气说道。
“刺史大人?何事?”张扬,有些惊恐的问。
“好事,两位兄台,擒拿盗贼一事。”
在众人的簇拥下,两人来到驿站。
刺史大人端坐在,正中的太师椅上。两边将士林立,甚是威严。
“回禀大人,李向东,张扬两位侠士,请到。”驿长下拜说道。
两人跟着下跪。
“请起。”一个威严又厚重的声音说道。
三人起身,张扬抬头一看。
刺史,五十来岁,慈眉善目,相貌堂堂,明眸皓齿,下巴上留着山羊胡。
“你两人,就是擒拿盗匪的侠士。”刺史开口道。
“回禀大人,我二人侥幸而已。”张扬,拱手回答道。
“真是青春年少,相貌英俊。气血方刚之年,还能如此谦逊,难得呀。此群强人,祸害我宁州数年之久。我在此地任刺史数载,一心想要捉拿贼人。只可惜,贼人狡诈,数年都不曾擒获。今日圆了我一大心愿也。听说你两人从商,要何酬金,尽管开口。”
“我等虽是草民,能除暴安良,为我大唐的盛世太平,尽一点绵薄之力,实属我两人之幸事。何敢谈报酬二字。”张扬,心中一阵思虑过后,决定谦虚一番,再看情况。
“小小百姓,都有壮志。何谈我大唐不永昌,不太平?你两人如此侠肝义胆,我大唐岂会亏待两位?来人呀,拿来200两白银,赏与两人。”
“小人,实不敢受。”张扬道。
李向东,低声说:“你他妈的,差不多行了。”
“不要再推辞,本官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休要多言。”
“谢大人,赏赐之恩。”两人下拜,高呼。
“听说你二人,宝物甚多?”一亲随,在刺史大人耳边嘀咕后,刺史问道。
“我两人外出西洋,拿回来一些,换作盘缠。”张扬道。
“西洋是哪国?”
“西洋有很多小国,比如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张扬回答道。
“老夫,闻所未闻。是在倭国周围?”
“不是的,在大海的西边。”
“在波斯,大食那边?”
“比那还要远的多。”
“想不到,我大唐之外,还有这么多的小国。”
“虽小国众多,我大唐乃万国之国。”
“说的甚是。宝物可否拿来一赏?”
“宝物不曾随身携带,我回去取来便是。”
“可惜呀,老夫公务缠身。立即就要动身返回宁州。日后有缘,再赏吧。”
“实不相瞒,我二人,今天准备前往宁州。大人要是不嫌弃,可在路上一赏。”张扬,试探性的问。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准备一辆马车,我们同乘前往。”
“马车已备好,原本为送两位侠士。大人要坐,我小小驿站,无大人的乘驾。”驿长答道。
“本官,戎马而来。就不要在乎这些规矩了。我与两位侠士同乘,如此甚好。”
两人回酒楼,收拾行李。张扬,快速的翻阅有关大唐的史书。
“你找什么呢?”李向东问。
“我查一查,刺史是多大的官?”
张扬,一顿翻阅后,在一页停住了。
“裴守真,宁州刺史。从三品,以通晓礼仪学识而闻名,被授予太常博士,在宁州刺史任上逝世。”张扬,不由的朗读出声。
“从三品,是不是很大的官?”李向东问。
“比市长大吧。刺史是不是姓裴?”张扬问。
“我听见好像有人说是裴大人。”
两人来到马车边,悄悄问驿长。驿长确定了,此人正是裴守真。
“这人是好是坏?”李向东,悄声问。
“没有做坏事的记录,死在宁州刺史的位置上。”
“说明什么?”
“说明,这人可以善终。值得一交。刺史安顿好事务,先登上马车。张扬、李向东随后登上。
驿长驾车缓缓前行,两边骑兵护卫。
“我二人,能与裴大人,同乘一辆马车。真是三生有幸。”张扬说道。
“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