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装逼不成反被装。
当然,崔浩当众威胁刘景,这就更是作死了。
武将说完了,李世民又看着孙堂,说道:“这位是孙堂,此人谋略无双,中书令和兵部尚书与其讨论过国家大事,都很佩服他的谋略,朕想让他担任兵部侍郎一职。”
说着,李世民扫视堂下,他估计有大臣要跳出来。
大唐三省六部,六部除了尚书,还有尚书侍郎,为正四品下,这已经是高位了。
孙堂听说拜自己为兵部侍郎,心中感慨油然而生。
当年自己读了那么多书,就为了参与朝政,但是一番挣扎之后,非但一无所获,还被人打伤陷害,最后流落到归义镇,差点死在了边关之地。
之后遇到了刘景,不仅捡回了一条命,还跟着学到了真正的兵法权谋。
而如今,三年时间,居然官封正四品下的兵部侍郎。
人生啊...就该依附于一个绝世强者,只要跟着他,什么都有了。
正当孙堂准备领旨谢恩的时候,萧瑀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皇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诸葛都尉武艺超群,我们都看到了,我们没有意见。”
“但是孙堂的谋略,我们却未曾见到,骤然官拜兵部侍郎,只怕难以服众。”
萧瑀朗声说道。
这个萧瑀是尚书左仆射,为从二品的官衔,比房玄龄、杜如晦高一级。
大唐三省六部,六部都归属于尚书省,尚书省有两个长官,就是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
也就是说,萧瑀这个尚书左仆射就是管理六部的,所以他出来说话也没错。
有了萧瑀出头,其他人大臣也开始发声。
“是啊,谋略这种事情看不出来,除非打一仗才知道。”
“武艺第一看得见,谋略真看不出来。”
“突然官拜兵部侍郎,实在难以服众。”
众人议论纷纷,言语中满是嫉妒之意。
刘景站在旁边,始终面色不动,好像这一切都跟他无关一样。
众人一阵瞎比比,朝堂之上搞得闹哄哄的。
他们有恃无恐,因为比武会被打,说孙堂谋略不行,总不可能孙堂跳起来他们揍一顿。
这也是书生喜欢斗文,而习武之人说以德服人的原因。
读书人一般来说只是骂来骂去,就算动手,那也是菜鸡互啄,顶多挠点头发下来,没有杀伤力。
武士就不一样了,动手非死即伤。
现在这些人,就是这种心态。
李世民心中冷笑,脸上却面色平和,说道:“朕在归义镇屡破突厥,都是孙堂的功劳,杀贺勒、突利,击破颉利,这些功劳足够官拜兵部侍郎。”
这些功劳,都放在了孙堂的头上,刘景分文不取。
狗蛋听得撇撇嘴,腹诽道:老孙这家伙,还不是沾了大人的光。
萧瑀捋着胡须,淡淡说道:“皇上如此说,臣等自然无话可说,只是孙堂如此英才,臣想请教一二。”
李世民看了一眼孙堂,孙堂点点头,转身对着萧瑀,拜道:“请大人赐教。”
萧瑀脸上浮现一丝不屑,他这个皇族之后,连房玄龄、杜如晦都是手下,哪里看得上孙堂这等草根。
“孙堂,皇上说你屡破突厥,那老夫问你,要彻底解决突厥之患,该如何?”
突厥是大唐的心腹之患,萧瑀便以此为题发问。
这一问,朝中的文武大臣都竖起耳朵,想听听孙堂的高论。
说实话,如果让他们去,别说彻底解决,就是正面开战取胜都很难。
孙堂拜道:“草民有些许见解,只是未必正确,还请各位大人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