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急于拉拢刘景,还是女人的八卦天性使然。
“听说上次公主去刘景府上,回到公主府后,三日没有下床...”
说到这个,皇后突然一阵娇羞。
她作为过来人,一猜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她当时心中大呼刘景好大胆子,居然敢把当朝公主给办了...其实还有一个羞耻的想法:刘景身体也太好了吧,三天不能下床啊...啧啧...本宫从未体验过。
和玉低声笑道:“是的呢,府上的侍女飞燕说,公主那几日...”
和玉终究没有往下说,皇后会意一笑,说道:“今日如何了?”
和玉回道:“今日还好,看来刘少卿知道怜香惜玉了。”
皇后笑道:“一回生二回熟,这次掌握分寸了。”
说了几句,两人都感觉这个话题不符合皇后的身份,也就不再说。
“听说汴州的案子破了,是一个县令做的。”
皇后说道。
和玉去打听了,说道:“奴婢听说此案扑朔迷离,大臣们知晓后都很震惊,如此奇案,在我朝还属于第一次呢。”
和玉将案子细细说了一遍,皇后惊叹道:“若非刘景出手,谁能查出如此惊天大案。”
和玉附和道:“朝中大臣都如此说。”
皇后想了想,说道:“如此,本宫要早些促成刘景与九江的婚事。”
....
...
潘璋从宫里回到潘府。
尉迟氏和潘瑾在家里等着潘璋回来,儿子潘升也在。
今天他被尉迟氏拘束在家里,不许到外面浪荡。
潘璋回到府上,尉迟氏马上命人关了大门。
“老爷,今日如何?”
尉迟氏焦急地问道。
潘璋站在院子里,感叹道:“多亏了刘少卿啊,他替我求情,皇上罢免了我的官职,但级别还在。”
尉迟氏以手加额,对天感谢道:“苍天保佑,保住了我们一家老小。”
潘瑾回到家里,把事情给尉迟氏说了。
尉迟氏也是官家女子,马上知道此案的厉害,搞不好就是抄家问斩。
现在居然只是罢免刺史的职务,这是天大的侥幸。
潘璋摇头说道:“你感谢上天不如感谢刘少卿。”
尉迟氏喜道:“对,我们应该感谢刘少卿,我们..对了,小瑾与刘少卿相识,我准备些谢礼,你送过去。”
潘瑾脸色微变,说道:“我与刘少卿并不是十分熟,就是此次去汴州,相处了几日而已。”
潘瑾怕父母发现自己和刘景的关系,所以赶紧解释。
尉迟氏却道:“能相处几日便是有些交情,可惜你是女儿身,若是男子,可与他常往来。”
说到这里,尉迟氏看了一眼不争气的潘升。
潘璋冷眼看着潘升,觉得这货跟刘景比起来真是....算了,是自己不该拿潘升和刘景比。
“自今日开始,在家里习武读书,不得出去浪荡。”
潘璋怒道。
潘升低头不敢仰视。
潘璋回屋休息,尉迟氏准备了一些谢礼,让潘瑾给刘景送去。
潘瑾假装推辞,心里却高兴,说明日再送,今日晚了。
一个人去刘景家里送东西,这不是...勾搭的好机会...
....
...
宣阳坊。
这里北面是平康坊,东面是东市,离皇城很近,是有钱人住的地方。
荥阳郑氏族老郑寿的宅子就在这里。
郑寿手里拿着几品香对着郑氏家族排位拜了一拜,把香插进了香炉里。
烧香的传统由来已久,上古时期焚柴祭天,《尚书》中记载舜帝登临泰山,烧柴祭天,因为烟可以上天,他们觉得可以直达神明。
后来不烧柴,改为烧香。
到了汉武帝时期,有明确的烧香记载,根据《汉武故事》中记载:浑邪王杀休屠王,因族众归降,得其部落祭天金人,祭祀不用牲畜,仅烧香施礼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