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笑呵呵接过怀中的长乐,笑道:“今日跟着母后学了什么?”
长乐咯咯笑道:“学了《论语》。”
李世民笑道:“哦?父皇要考考你了,子曰: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此语何解?”
长乐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眨了眨,说道:“意思是说,政事以孝悌为本,先家后国再天下。”
李世民点头,感叹道:“你皇兄有你一半聪慧就好了。”
放下长乐公主,皇后让和玉带着去一边玩耍。
“太子的学业,臣妾一直在看着,皇上宽心。”
皇后知道李世民的心思,他觉得李承乾不成器,不堪为储君。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罢了,不说这个,说个喜事。”
皇后来了兴致,问道:“什么喜事?”
李世民把刚才廷议的事情说了。
皇后听完,皱眉道:“这荥阳郑氏如此胆大,居然敢当朝与刘景冲突,怕不是又要一场血雨腥风。”
刘景的杀伐手段可是出了名的,郑氏这次恐难善终。
李世民说道:“这是其次,当务之急是如何解决粮食问题,说起来,刘景这小子能把归义镇那样的不毛之地变为塞外江南,这司农的位子完全当得。”
皇后回过神来,说道:“不错,归义镇苦寒之地,刘景居然能建设成那样的巨城,让他代管司农正合适。”
“只是...郑寿必不善罢甘休,恐怕会给刘景使绊子。”
李世民笑道:“这不打紧,刘景岂会收拾不了郑寿,朕坐享其成便是。”
皇后笑道:“却是鹬蚌相争渔人得利了。”
李世民得意地哈哈大笑。
....
...
刘景回到府上,祥子正在后院坐着,刘秀和刘宝一个在树上,一个墙上。
见到刘景回来,祥子连忙起身拜道:“义父。”
刘景点点头,也不说什么。
五岁的年纪,说不懂也懂些,父母要被斩首,对于他来说很残酷。
但国有国法,被江蛮子害死的人难道不无辜?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回到书房里,刘景开始盘算如何代管司农之事。
散朝后,郑寿回到宣阳坊,身后跟着一起散朝的郑氏家族官员。
进了祠堂,郑寿下令族内的人过来开会商议。
府上的人马上去通知人员。
户部侍郎郑球坐下来,嘴里一直不停地咒骂刘景混蛋。
郑寿冷冷喝道:“昨日说了,不许与刘景发生冲突,你把我的话当做了耳旁风!”
“现在好了,我荥阳郑氏与刘景不死不休了。”
郑球被训得哑口无言。
其实郑寿心里很清楚,郑球这样找刘景的麻烦,是因为郑球和郑直的关系是堂兄弟。
虽说族里都是兄弟关系,但总有亲疏之别。
郑球的父亲和郑直的父亲是亲兄弟,他们是亲堂兄弟。
郑直被杀,连带家里人都被斩了,郑球恨死刘景。
人还没到,却有一个中年官员进了郑府。
下人禀报:“老爷,司农少卿到了。”
郑寿起身进了自己的书房,司农少卿吴勤正在书房里等候。
见到郑寿进来,司农少卿吴勤拜道:“下官见过大人。”
司农少卿就是司农的副手,吴勤是郑寿的心腹。
郑寿满脸堆笑,说道:“你我何必客套,坐吧。”
司农少卿吴勤坐下来,侧身对着郑寿,说道:“下官听说那刘景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居然要代管司农,此僚真是胆大包天。”
朝堂上的事情片刻就传遍了长安官场,都知道荥阳郑氏和刘景杠上了。
说实话,司农少卿吴勤来这里,心里也十分忐忑,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