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寿恨死了刘景,想把他活剥剐了。
郑寿丢了粮仓,马上反咬:“那你刚才说我郑氏贪墨的证据呢!”
刘景冷冷丢下一句:“哦,那个啊,我在查,有了证据会告诉你。”
郑寿双目尽赤,对着李世民拜道:“皇上,老臣要告刘景诬陷反坐!”
李世民心中冷笑,脸上笑了笑,说道:“刘少卿,办案岂可如此草率,再去查查,查清楚了再说。”
刘景拜道:“微臣领旨。”
就这么轻描淡写...
正手枪气得火冒三丈,却又无可奈何。
这明摆着是唱双簧。
“不过,大理寺有真凭实据的,你们郑家得退赃,否则...由大理寺处置。”
李世民冷冷丢下一句话。
这算是宽宏大量了,没有对郑家穷追猛打置于死地。
李世民的意思很清楚,只要退出贪墨的粮食,可以就此揭过。
郑寿心中虽然愤恨,却没有失去理智,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郑寿无奈地拜了一拜,退回班列。
斗完了郑寿,刘景也退回了班列,接下来的事情,由李世民来说,他刘景不能把所有的坏人都做了。
见刘景退回了班列,李世民才发现刘景这小子耍心机。
除了郑氏家族贪墨,其他大臣也贪污了,刘景不说,那就只能由李世民来说。
心中吐槽一句臭小子,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说道:“郑球不仅供述了郑家贪墨,根据郑球和司农寺官员的供状,朝中不少的大臣也贪墨了。”
“这些都是陈年旧账,朕不想问谁的罪,但谁拿了义仓的粮食,谁就拿出来还回去。”
“朕在太仓设有收粮处,你们都送过去吧,至于贪了多少,你们心里有数。”
“朕还是那句话,如数退赃,既往不咎;拒不退赃,大理寺处置。”
最后那就“大理寺处置”听得所有人心慌慌。
现在的大理寺比鬼门关还要恐怖,谁愿意在大理寺见刘景?
程咬金大喊一声:“遵旨!”
朝中的众位大臣像看怪物一样看着程咬金,不知道这货什么情况,退赃这么开心?
李孝恭和长孙无忌两人拜道:“臣等遵旨。”
高士廉也附和。
皇亲国戚都表态了,其他人还能怎么着,只能跟着来。
李世民起身,拿着文书回了后廷,赵公公喊一声退朝。
众位大臣退出了太极殿,心里都盘算着如何退赃的事情。
走到殿门外,赵公公就来请刘景到御书房去。
同去的还有唐俭和房玄龄两个。
进了御书房,三人拜见。
李世民对唐俭说道:“以后这户部你要管好,被一个侍郎耍得团团转。”
唐俭拜道:“皇上说的是,微臣记住了。”
李世民说道:“泾阳县的粮仓是刘少卿发现的,就由大理寺统管,你户部协助。”
“另外,太仓的粮食,你户部要协助大理寺做好统计,不得再出错。”
“中书令,你总领各部,后续有什么事情要做的,听命于刘少卿便是。”
房玄龄是宰相之首,李世民让他听命于刘景,这其实有点...
不过,刘景的实力摆在这里,房玄龄倒不觉得难堪。
房玄龄拜道:“微臣领旨。”
李世民又问道刘景:“刘少卿还有什么事情要朕解决的?”
刘景拜道:“没有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泾阳的粮仓足够应付关中的饥民,洛阳那边也可以等着各位大人的粮食。”
“不过,微臣有个请求,需要工部协助。”
李世民说道:“你说。”
刘景说道:“关中饥民很多,朝廷要拿出粮食来赈济,但如果只是光给粮食,有些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