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便给你同州刺史的职务。”
李世民继续封赏。
他远远看到潘璋穿着布衣站在末尾,连位子都没有。
银钱失踪案其实跟潘璋关系不大,他是背锅的。
借着这次机会,李世民把同州刺史的位子给了潘璋。
潘璋大喜,上前拜道:“微臣谢皇上隆恩。”
同州可比汴州好多了,人口更多,更加繁华,这相当于升职了。
底下的大臣又对潘璋表示祝贺。
大家心里都有数,这次跟着刘景干的,都得到了天大的好处。
他们心里都在骂程咬金这厮鸡贼,有好处不告诉大家,只告诉了秦琼。
他们后悔没把自己的儿子塞到刘景手下做事。
庆典开始,先封赏了司农寺的几个官员,这既是对司农寺的奖赏,也是对刘景的奖赏。
李世民知道潘璋几个人和刘景关系很好,但还是封赏了。
其实说实话,玉米和红薯在后世看起来稀松平常,每个人都吃过。
但在古代,这种高产的作物横空出世,又是在农业社会,功劳就算封王也不为过。
就算是现代社会,如果突然出现一种比所有农作物都更加高产的粮食,那肯定是全世界轰动。
所以,给刘景封一个区区的侯爵,其实很吃亏。
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道理,而是他不敢多封。
自从在归义镇见到刘景,李世民惊喜不断,他怕明日刘景还有好东西,到时候搞得他没东西可以封赏了。
公侯伯子男,刘景已经是侯爵,如果下一步继续封赏,只能是公爵。
那些开国功臣,也才公爵而已。
程咬金是卢国公,秦琼是翼国公,房玄龄是邢国公...
公爵往上是王爵,这是只有李氏皇族才能册封的爵位。
总不能到时候又搞出一个天策将军。
封赏完毕,丰收庆典正式开始。
李世民和皇后走到玉米地和红薯地旁边,一群农民已经准备好了。
当然,这些农民不是真的农民,而是衙门的公人假扮的。
自古以来,领导视察,群众肯定是公务员,都是摆拍。
不管场面大小,就算是上万人的群众,其实都是公务员。
万年县令弯腰在地里等着,李世民一声令下,假扮的农民开始收割玉米和红薯。
一根根玉米棒子掰下来,红薯地的藤蔓拔起,一根根红薯挖出来。
文武大臣好奇地看着这些新出的粮食,都在议论。
特别是红薯,他们第一次见过埋在地里的粮食。
“这种埋在土里的红薯,恐怕早就烂掉了吧?”
“对啊,麦子埋在土里肯定烂掉了。”
“不说麦子,就是稻子,也经不起土埋啊。”
“你们不懂,这种东西就是埋在土里才能长出来的。”
“噫?说得好像你懂一样。”
“都别说了,能不能吃,待会儿不就知道了。”
几千人一起动手,一片玉米地很快收割完,红薯也被刨出来。
玉米剥了皮,红薯洗干净,士兵抬了几筐子上来放着。
李世民和皇后自然是轻车熟路,知道这东西怎么吃,他们在归义镇吃过。
底下的大臣都是一脸懵逼,等着李世民发话。
“众位爱卿,这边刘寺卿新开发的玉米和红薯,你们都尝尝吧。”
李世民故意显摆,笑呵呵地说道。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在归义镇吃过,他们也是笑眯眯看着其他大臣,心中颇为得意。
这就像是上课的时候,老师提问,其他同学都不知道,唯独他们知道答案一样,那种嘚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