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大臣见李世民不顾斯文,他们也懒得装了,一起围着锅抢爆米花。
换了好几锅油,炸了三十多斤的玉米,这些大臣才散去。
“好了,这就是我知道的玉米吃法。”
刘景拍了拍手,六子把东西撤下去。
皇后吃着碗里的爆米花,感觉心满意足。
“一种玉米,却有如此多的吃法,当真是好东西。”
皇后赞叹道。
其他大臣也觉得这是好东西,又甜,吃法又多。
户部尚书唐俭说道:“关键是,这种玉米的产量极大,而且不挑地方。”
“我看刘寺卿这次特意在山上种了玉米,收成也很不错,这就是说山上也可以种植。”
麦子这种作物很挑剔,对于地形要求很高。
玉米则不然,种哪里都行。
刘景笑道:“尚书大人说的不错,这是我故意做的实验。”
朝中大臣听闻无不骇然,这种好吃的东西,产量这么高,而且哪里都可以种,如此良种若是推广,大唐何愁吃不饱?
“刘寺卿这次功德无量啊。”
萧瑀也不禁对刘景大加赞赏。
其他人也是不得不佩服刘景的才干。
“后稷驯百谷,我们现在的五谷杂粮都是上古圣人驯化而来,刘寺卿之功,堪比古之圣人。”
一个长胡须高额头的老者说道。
此人正是李承乾的老师孔颖达。
这次听说有新作物问世,他很好奇,也跟过来了。
孔颖达为人正直,数读圣贤之书,他说的话自然是公允的。
可是,没有一个大臣敢附和。
因为,堪比圣人的功劳,李世民拿什么封赏刘景?
李世民听了,脸上显得十分尴尬。
如此大功,居然就用一个侯爵敷衍,他面子过不去,可是封赏太多,以后怎么办?
刘景看出了微妙之处,呵呵笑道:“诸位大人,红薯的吃法也很多。”
说着,刘景给众人展示红薯生吃和煮粥,以及烤红薯的吃法。
李世民面前切了一盘红心红薯,皇后拈了一片,放在嘴里,嚼了嚼,感觉脆甜。
在归义镇,她支持了烤红薯,生吃还是第一次。
“嗯,好吃,皇上尝尝。”
皇后给李世民喂了一片。
李世民吃起来,也感觉脆甜可口。
“好东西啊。”
李世民又吃了好几片。
大臣们桌上每人一盘,他们当水果吃。
“哇,好甜。”
李勣赞叹道。
李靖吃着红薯,回头问刘景:“刘寺卿,我看此物埋在地下,是不是很耐储存?”
他是大唐军神,马上想到了用红薯充作军粮。
刘景笑道:“可以,红薯很耐运输,用来做军粮很合适,如果发芽了,还可以就地种植,叶子可以当菜吃,也可以喂马。”
嘶...
刘景的话听得李靖颇为震撼,这简直是军队的神器啊。
李勣也激动了,说道:“如此说来,如果打持久战,带着红薯过去,就可以就地种植,人和战马都有粮食了。”
这何止是妙啊。
李世民听着,心中暗道:这小子在归义镇不就是这样,靠着无尽的粮食,吸引了几十万的百姓,把突厥干趴下了。
吃完了生红薯,又是红薯粥和蒸熟的红薯,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最后是烤红薯。
焦脆的红薯拿上来的时候,那焦甜的味道吸引了所有人。
烤红薯最大的魅力在于把水分烘干了,剩下甜出糖浆的肉。
“香,太香了!”
程咬金和尉迟恭同时起身冲向烤红薯。
李世民也很喜欢烤红薯,自从归义镇吃过以后,一直念念不忘。
“把他们两个拦下,给朕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