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秦王和叶尚书走后,皇上快速来到皇宫的东边一座庭院,这里便是太师修行的地方,平时不会有人过来。
这个幽静的庭院位于皇宫的喧嚣中,却仿佛是一个隐秘的天地。庭院的入口是一道古朴的木门,门上缀满了藤蔓,映衬着门前的小石阶。
皇上只带了贴身太监张公公,此时门前已有两位十来岁的侍童在等候,见皇上前来,上前迎接。两名侍童日日跟随太师,看上去只有十来岁的模样,却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气息。两人肌肤洁白如玉,宛如新雪一般纯净;眼睛明亮而清澈,宛如一汪清泉;穿着简单古朴,行走轻盈而优雅。
两人上前行礼,一人说:“恭迎圣上,太师已经在等候了。”
皇上心中还是出现一丝惊叹,不愧是太师。随着侍童走进庭院,便被一片静谧的景象所迎接。庭院的中央是一个小小的石阶庭,铺满了青石板,几棵苍老的松树环绕在周围,似乎已经见证了无数个日出和日落。
青石板四周铺满了柔软的草地,绿意盎然。微风轻拂着脸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整个庭院弥漫着宁静与安宁,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无论是漫步于草坪上,还是坐在喷泉旁,都能感受到一份与世隔绝的宁静,让人心灵得到舒缓和放松。太师在此待了三年,连这座庭院的气质也发生了变化。
几人来到内室,太师行礼,皇上入座。
太师是一位古朴而庄重的老者,年过七旬,但身躯依然挺拔,仿佛时间并未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他的白发如银丝般闪烁,在阳光下显得宁静而高贵。他的眼神明亮而深邃,仿佛能够穿透世事的表象,洞悉人心的起伏。
太师穿着一袭朴素的道袍,没有华丽的装饰,却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修为和超然的气质。
圣上开口说:“太师闭关修行三年,如今可是开悟?”
太师的声音低沉而悠远:“圣上,我在此三年,终于参透这世间诸事。圣上所问之事,便是顺应天意,缘起缘灭皆天机,随遇而安心自在。”
皇上笑着开口:“太师是高人也,竟然知道朕今日所来何事。”
太师依旧平淡的语气说:“
麒麟祥瑞世间游,金鳞闪烁如晨曦。
楚楚风姿步轻盈,护佑人间走正途。
麒麟祥瑞现眼前,楚楚飞舞耀人前。
龙纹浮现在它身,凤凰羽翼扬风尘。”
皇上认真听了这首诗,感觉其中还有深远意义,但自己一时也参不透,于是自己又跟着读了一次。皇上此时只是想着这首诗中是否赞成封禅大典,但读了一遍后确实没有提到。
皇上说:“太师,是否要出山,春游日可见麒麟。”
太师微微点头:“自然要去。”
皇上开口想问是否要举办封禅大典,见天师眼睛微闭,也只不用多言。刚天师也说了所问之事是顺应天意,那便等等看天意吧。
于是皇上带着张公公就出来了。皇上回来后,将天师今日所说之话,凭着印象记录下来。张公公也在一旁提醒。
皇上问:“刚太师说了金鳞闪烁如晨曦?然后呢?”
张公公说:“老奴愚钝,只听到什么楚楚,后一句又是什么楚楚?”
皇上心思一动,楚?此事是秦王提出来的,而秦王便是单子一个“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