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李家只有两棵橘子树,那可是有一定的树龄了呢,而且结的橘子是又大又甜,村里不知道是有多少家人在羡慕。
两亩多的青菜,也摘了七十多斤出去。
这些东西在出门前,李焦氏就让人称过,即使分称,也差不了多少,而且孟氏又是个胆小老实的,不怕她会贪!
所以自己跟李宝儿走开的时候才放心的让孟氏管着钱。
数到最后,是四吊钱又七十三文。
李焦氏满意的点了点头,又从怀里拿出个小荷包,从里面数出了十文钱,凑在七十三文里,把这些加上三吊钱递给了董氏,说道:“这些是你们娘仨的绣钱。拿好了。”
入了手的钱交给董氏,李焦氏心里也是一阵肉疼,可说到底董氏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跟孙子,这么想着也就算了。李焦氏心里默默的叹了口气。
而且现在也不想因为这种小事置气。
自个儿闺女已经长大了,懂得孝顺了,现在就等老大中举回来,把家里这些迫在眼前的儿孙婚事解决了,自己以后只要守好闺女的就行,其他的才不想管那么多。
孟氏跟黄氏双眼瞪的是大大的,盯着董氏双手接过去的铜钱。
心里是又羡慕又嫉妒,孟氏只是感叹自己生的都是闺女,别说钱银了,就是平时说话都不敢大声,所以一心只有羡慕的份。
但黄氏心里是嫉妒加不平衡的。
要她说,孟氏生的是三个赔钱货,短缺了些也没什么。
可自己跟大房三房一样,都是儿子呢!
可是大哥家里人都紧着,董氏赚的钱银也都是她自己的,老三更是在县里做工,虽然每个月都寄钱回来,但手上多少肯定都是有富余的。
就自己这一房,要钱钱没有,做工还比谁都多,心里是不平衡的去了。
不过也不敢闹,以前不是没有跟当家的说过,但反倒被他打了一顿,说自己娘家不如人家娘家好,有本事也拉扯着他出去。
想到这,黄氏也就消停了。
自己的娘家是不如大房跟三房。
大房那是正经的生意人,虽说地位没有农户高,但在镇上有自己的店铺跟房子,而且钱银不缺,时不时的都会贴补出嫁的女儿。
三房的爹娘虽然是别人家里的奴才,但人主家是府城里的高门大户!那门路跟银钱是连大房都比不上的。
只有自己的娘家跟二房的一样,是老实本分的农家人,什么都没有,是不是的还要被扒皮一下,所以在婆家也只能受最多的气。
不过自家还是要比二房好,自己生的两个可都是儿子,以后是有子送终享福的命。想到这,黄氏心里才舒服了点。
董氏在两个妯娌瞪得如铜铃,不,如铜钱大的眼珠子中,快速的接过,转手就交给大郎手里。
然后对着李焦氏讨好地说道:"辛苦娘还帮我们大郎跑一趟,这钱银也是留给大郎明年考秀才要用的。今年都紧着夫君去科考了,连大郎的事都往后靠,我这心里实在是难受!也是我这娘的没本事,只能带着闺女赶了这些出来好给他留着。"
这话说的,不也是说我没本事吗?李焦氏撇了她一眼,心里冷笑了下。
摸了摸胸口放银子的地方:“今儿个我们做白面馒头,董氏,今天你两弟妹陪着出去辛苦了,中午的饭就你来做吧,大丫三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