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哥是举人老爷,以后仰仗他的地方还多着呢,怎么都不能得罪,所以都默不作声的不开口。
主要这回董氏做的对李家损失实在太大,这近一个月就赚了七百两,失去这笔营生,别说一向计较的李老四了,就是老实人李老二李老六都过不去心里这关。
而李老三跟李老七是没有话语权,反正只是个混数的,不开口,不理事,反正谁也不得罪!
李焦氏看着态度也是晓得董氏这事不解决清楚,什么都不好办。
但这董氏真的不能处理,这对老大的仕途有碍,自己愿意分家也是为了能让大家在这件事上妥协。
于是叹了口气说道:“我知道董氏的事情,你们每个人都很气愤,娘也很气愤!但是谁叫老大刚考上举人呢,就是不看在孩子的面,也得想下咱们家这么多年的努力不是。这董家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年也的确是帮了家里不少,这时候要是休了董氏对老大的名声是大大的有碍呀,我们这么辛苦培养起老大可不是为了让董氏给毁的!我知道,我今天这么帮老大也是偏向老大,但也是为了大家,家里有个读书人,老二你要找名医比较容易吧,老四孩子读书比较容易吧,家里的税比较少了吧,出门办个事不也方便很多。最重要的是徭役不需要服了吧,想想这么些年,除了上回老五被逼着去,我们是免了多少的分离了,那都是用命才能博的回来的地方啊!所以这回你们就看在我这老婆子的面,这事就不跟你哥计较了,成不!”
自从当家后,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和声和气的跟着大伙商量,憋屈但不得不这么做。
大伙也因李焦氏的话陷入的沉思。
大淮国的边境并不安稳,所以其实徭役还挺重的,运气好,只是做劳力,去个几年就回来,运气不好,就是有去无回了。
李老五那年就是边境大战,要添好多的新兵,五口成年男丁以上的家庭必须去到两个,举人以下的家庭也必须去往一个,只有两口成年男丁的可以不去。而且还不能用钱银免役。
很不凑巧,李家男丁真多,原本家里是准备抽签的,可李老五毅然决然的主动前去了。
理由是哥哥们都成婚又有孩子了,弟弟们又还太小,只有自己正是合适。
那一年,家家都知道这一去就是有去无回的,那段时间家家哀鸣。
所以李焦氏提起这事也是给大家提了个醒,想到这些年村里有去无回的人家,那些失去丈夫的妻儿…
就是为了免这徭役,大哥这身功名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的啊!
李老大听着李焦氏的话,心里刚松一口气,却没想李焦氏又对自己说道:“老大,这大家不计较,也是因为大家是兄弟,你能考上举人,也是因为是兄弟,所以娘现在也不为难你,但该咱承担的责任,咱也不能推卸。你今年刚考上举人,娘这也不难你,但是从明年开始,你就要跟我一起,供家里要读书的人读书,束脩书本科考这些费用你我娘俩一人一半,其他的费用由他们自个爹娘做主,也只要培养这一代就行。还有就是老六跟老七的婚事,还有老五的,这都是因为你耽搁的,所以他们几个的婚事,你要承担起大半的费用,有没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