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现在也都在祠堂里记录着呢。
所以这回李家盖房子,在族长的带动下,不但来的人众多,个个还都积极的不得了,每一个都是实打实的干活,没有一个偷懒充数的。
新房的附近,又只有韩家一家比较近,所以韩老头也为这个新邻居的到来高兴,也从李家新房动工后没少来帮忙。
因为是临时起意说要盖房,李家现有的干木材也不是很多。
李家村的人也都支持了不少,家里有的基本都拿过来了,这也省了李家不少的钱跟工夫。
但青砖红瓦,泥沙糯米石灰等这些也是不老少的钱。
还有这盖房子不管怎么说也是个重活,所以一般过来帮忙的家主都会给人管饭。
而来李家帮忙盖房的人不少,所以家里的活计还真的不算少,被惩罚的董氏因此更是苦不堪言。
但从李老大跟她分房后,哪怕再苦她也是不敢有一声的抱怨。
也还好同时来家里学习的人不少,所以让人多洗一些,多煮一些留下,也能帮着做不少的活计,所以这倒是不用额外请人。
人手足,李家又大方,所以这伙食办的还是不错。
李家除了早中晚三餐,还包了上下午的点心。一天四顿,顿顿带肉,绝不含糊。这吃的好,大伙干的也有劲,最先盖好的就是李宝儿要的场子。
这个场子是李宝儿额外要的,所以花费是李宝儿自掏腰包,地契上写的也是李宝儿的名字。
这回买地基,在族长的带领下,村长是给了十足的方便,正常村里的土地一亩要二两银子,而山地只要一两。
李宝儿一划算,就要了附近的五十亩山地。
村长也是大方,知道这是李宝儿私人的产业后,为了作为对她的赔偿与讨好,按她的亩数划分到有下泉眼的地方,李宝儿知道后更是乐得找不着眼。
她只恨现在钱不多,后面要花钱的地方还不少,要不还真想多买些。
李老爹按她的要求,给她动工了八亩地,地基虽然不用打,但李宝儿要求做了通道管。
按她的要求做好后,再把后面三亩的地面务实了,其中部分的地方铺上了青砖,里面的房间按李宝儿要求的规格垒好了就行,前面的五亩按照要求搭好架子就行。
因为没有房子做的细致,地方虽然大,但除了这么大的围墙比较费事,速度倒也快,没三五天就盖好了,等这边一结束,就开始动工盖房子。
盖房的事就多了,光地基就打了两天多。
而且李家还做了四个地窖,这也是不少的活,还有地暖,这一般富贵人家才用的东西,李宝儿也要求把李老爹这三间房给做上了。
当然这钱是李宝儿自己贴,其它兄弟谁要谁自己负责,有些意动的李老四听闻价格后也便歇了心思。
…………
董家
董氏有两个哥哥,大哥董兴耀跟二哥董兴辉,如今董家大哥当家作主,董老头已经退居二线,平时也只是帮忙交际应酬维系一下人际关系而已。
此时父子三人都坐在书房里,各个面色都不是很好看。
董家从商已有数十载,也的确是累积了一些的财富。
但是这时代的商户身份也是让他们在人前低人一等,所以从他们爷爷辈开始就想让自家脱离商户,也一直努力着做着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