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责任推到了李家说是因为李家一拖再拖,不但误了她姑娘的花期还敢退亲上门要钱。
总之怎么无奈怎么说,当初李家因为这顶绿帽子丢了很大的脸。
原本这事跟娘的这位闺蜜没有关系,而且当初还帮着自家一起劝来着。
可谁叫她们是亲戚,最后的撕破脸让李焦氏无处可发的怒火就迁怒到她的身上,直接跟这闺蜜断交,从那以后原本乐观开朗的老六也是越来越沉默。
从那以后,李焦氏就有说过再也不登江东村的门。
而今,她又为了自己再度上了这吕家,李宝儿心里是沉甸甸的,酸酸胀胀的,都是眼前这位母亲给的母爱!
“娘,你对我真好!”
李焦氏朝她瞪了眼,“说什么胡话,娘不对你好,要对谁好!”
其实她没跟闺女说的是,从那以后,可是不少人给自己传递那吕氏的消息。
那吕氏成婚三年没有身子,早就被那姘头给厌,日子过的是苦兮兮的,自己这才解了心中的气,今天才敢上门,要不怎么可能!
凭什么作恶的人过的风生水起而自己的儿子却为此而沉默,她不晓得别人家发生这事能不能忍的了,反正她焦兰花绝对忍不了。
李宝儿又想到了她刚刚说李老六的婚事,也是好奇。“娘,你刚说六哥的婚事要成了?看的是谁家的呀?”
说到这,李焦氏也是满眼的笑意,“是清头村的,叫姜仪,今年二十岁,上面还有两个哥哥,也是个可怜的。她娘走的早,她爹在世的时候,还得了痨疾,几个子女也是孝顺的,为了她爹这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的债,但也不顶用,这病啊根本没得治,拖了三年爹还是走了,家里就剩他们仨姐弟了。"
"这仨也是有志气的,凭着一股子干劲,这几年硬是把家里的债还了大半。原本这姑娘过了三年孝期才十八,不过她贤惠的名声在外,要是只顾着她自己,她也还好嫁,可她为了她俩哥的亲事,硬是开口要价三十两聘金,而且还没有嫁妆,乡下的正经人家哪里舍得花这么多钱讨个媳妇啊,再加上现在就这么为她哥哥考虑,更是怕她以后也是养不熟的,所以她这事就一直拖着到现在。”
李宝儿听后,沉思了下:“要真是个好的,倒也是可以,咱家不缺这点钱,只要能对六哥好,其他的都无所谓。”
“就是这个理。这姑娘的贤能是没得说的,若不是聘金太高,上门提亲的人那可是不少。而且孩子们自立这么多年,也是个爽然立的住的,咱老六经过上回的事,性子上多少沉默了些,所以我就想找个顶事又开朗的人给他。”
这也是现在,家里有了钱银,手上松动有底气,李焦氏才敢这么说。
要不也只能跟老二和老四一样,挑个中规中矩的,花钱少的才是实在。
“关键还是要六哥喜欢!六哥是什么态度?”
自家人的态度是一回事,六哥的态度更是一回事,这娶媳妇的是他,总归是要他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说到这李焦氏顿时没了刚才的神采,叹了口气。
“能有什么态度,不过这回不反对倒是真的,能这样,我就很满意了。”
李宝儿想到那个做事一向勤快但话不多的李老六。
跟二哥不同的是,二哥是老实,但还有自己的想法。这六哥就一个软绵绵的,说什么就应什么,不争不抢的,若不是时不时的给她折腾点小玩意,存在感真的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