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都吓死他了好不好!
韩承德:老大,你什么时候把我放出来啊!大家都想我了!后妈:乖,没你啥事,好好呆着吧!李宝儿:对,就关着,我是新世纪的独立女青年!韩承德:滚!后妈:滚!
难得的,第一次有这么多人拒绝李宝儿的提议。
她也不生气,微笑地跟大伙解释道:“爹娘,如今对咱们李家村来说,建族学,还真建的起!前期的费用咱们家出,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后期,不需要咱们出多少!大家想,私塾最费钱的费用,不就是书本,笔墨纸砚跟束脩嘛!房子咱们建,笔墨纸砚咱们有黑板粉笔,不管外面的价格卖多少,咱们给族里只收成本就行了,至于启蒙夫子,咱们请个家里贫苦的秀才也是足够的,以目前族里的收入,是完全提供的起的,别忘了,族里靠着咱们给的鱼虾买卖也是买了不少的族田呢。至于启蒙的书本,也就那么一两本,这些肯定是学子自己买的,这么分一分摊,是不是没有多少费用了!你看你闺女也不傻,怎么也不会真要自己贴那么多啊!等学末考核,再让大哥过来,要是有优质的学子,咱们再跟他们的爹娘再做另外的打算,这样不是很好,费用又低,又让大家看到前途,怎么可能实行不起来!”
至于以后的培养,这就要看孩子爱不爱读书,会不会读书,家里条件和为族里的付出来共同探讨了。
而这名头肯定是要以族里的名义来,她宁愿跟村民们一比一配比给族里多买几亩的族田,作为培养优质学子的费用,都不会傻到大包大揽的去帮人解决。
升米恩,斗米仇,这个道理,她懂的很!
李宝儿这么一分析,大家眼前一亮!可不就是嘛!
只是建个学堂,百八十两自家还是出的的起的,粉笔黑板对自家来说不值多少钱,但对别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还真不是谁能承担的起来的。
最重要的是,还有老大在这后面帮扶,也只有自家能提供!
要是真的有优质学子,学出了名堂来之后,自家这名声,不就是更上一层楼了?!
这么想着,个个都是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恨不得明天能早点来!
不过不管李家人心里现在是多兴奋,今天的天依旧是亮堂着。
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李老三带着儿子跟李老七回来后,几个兄弟都给李老爹他们献上了自己的节礼后,一家人这才欢欢喜喜的开始准备搓汤圆。
糯米红糖对于农家人来说都是精贵的东西。
往年,这些东西都是李焦氏一手准备的,每年她都只准备一点点糯米,两块小方糖搓点汤圆足够供奉先祖后,一人分一颗意思意思就可以了,其它的,都被李焦氏喂养了小闺女。
而今年跟以往是大不一样了,今年李家分家了,但像这种大节日,肯定都是在一块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孝顺,除了未婚的老七跟李宝儿,每个兄弟都奉献上来不少的节礼。不说米面肉布有多少,就是这糯米跟红糖也是有不少。
李焦氏瞧着一堆堆的孩子们孝敬上来的东西,是喜得合不拢嘴!
“还是我闺女聪明,早早的让你们分家了,让我这糟老婆子不用再管你们这些破事,还让你们一个个的这么有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