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都起来,准备继续赶路。”
白大福两口子还在埋怨宋老太出钱不够,没一会便听的对方这样喊道。
“行了,少说两句,把表情收拾一下,扶我起来。”
白大福立即一改埋怨的表情,恢复如常后快速说道。
闻言,宋知了快速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表情,随即扶着自己男人起来。
“大宝小宝别玩了,我们准备走了。”
随后又将两个在追逐打闹的儿子喊了回来。
“娘,我不想走,还想再玩一会。”
白小宝噘着嘴,不是很乐意,手里还拿着刚刚抓的知了。
“玩什么玩,多大的人了还一天到晚只想着玩,把手里那玩意给我扔了。”
宋知了一见对方手里那东西,顿时脸就黑了下来,气不打一处来,说道。
当初她这名字也是因为出生在夏天,他爹正好听到知了叫,所以起了这个名。
也因此,小时候一到夏天,村里知了叫个不停,那些人就会来她面前起哄,这把她气的不行。
所以平生最讨厌这东西。
见白小宝站着不肯扔,她直接上前从他手里抢过,然后往地上一扔。
没想到这只知了还活着,扔在地上后立即就飞走了。
“呜呜,我的知了,娘你赔我知了。”
白小宝见自己的小玩具飞走了,顿时哭了起来,嘴里还嚷嚷着。
宋知了现在可最听不得赔这个字,于是也不管正在哭的小儿子,直接就给了他屁股两巴掌。
“再哭就把你丢在这喂狼!”
她吓唬道。
“呜呜,不要啊,娘不要丢我喂狼。”
白小宝被吓到了,直接缩到对方怀里,哭着喊着非要抱着走。
没办法,最后还是宋知了就这么抱着走了。
于是,白家众人从小山坡后重新走出来,沿着官道继续开始前行。
他们虽然赶时间,但是没有选择山路等那些较近的小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官道人最多,也相对更安全些。
他们消失的这段时间并没有人关注,所以这会再出现也没引起什么注意,更多的只当是他们从小路改官道罢了。
“诶,你们也是逃荒的?”
官道上走了几里路后,突然有人过来搭话。
白小桃看过去,发现说话的是个婆子,在她身边还有几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和他们的配置差不多。
看起来也像是一家的。
唯一和他们有区别的,便是这几人的穿着打扮要比他们好,看着不像是乡下人。
“不是,我们是去投亲的。”
这婆子问话的对象正好是宋老太,这人也不像是之前被搭话那样爱理不理,居然破天荒的应了一声。
“哦,那你们这走了多久了?”
那婆子继续问道。
“走了有大半个月了吧。”
宋老太说道,说完反问了一句。
“你们是逃荒的?”
“我们也不是逃荒的,也是和你们一样投亲去的。”
那婆子闻言,顿时摇头,随后也不用问,自己就把话说了下去。
“就在前面的沭城,我大儿子一家住那,我们过去投靠他们。”
听到沭城二字,宋老太眼珠一转,这会才注意到这几人穿着不错。
于是她不动声色的恭维了一下,说道:“沭城啊,那可是省城,你大儿子一家竟然能够住在那里,真是厉害啊。”
“哎呀,什么厉害啊,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婆子一听,果然乐呵了,摆摆手说道:“不过是在城里开了个成衣铺,只会做几件衣裳,近几年生意还不错,勉强糊口度日罢了。”
嘴上虽这般说着,但脸上还是不由得得意起来。
一听竟还是开铺子的,宋老太心里那叫一个羡慕啊,想想同样都是大儿子,自己的大儿子还在要死要活的逼她拿钱。
真是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呕死人。
身后,白家几人也是听的羡慕不已,白大福更是如此。
甚至还不由得想着,若是他爹传给他的不是木匠手艺,而是裁缝手艺就好了。
这人家可都到省城开成衣铺了,他怎么着也能在他们那小县城也开个吧?
若是这样,何苦还需为一百两发愁。
“哎呀,老姐姐你可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