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乞巧节要到了。
乞巧节也叫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这节日主要参与者是少女,最传统的民俗活动是乞巧,即乞求智巧、心灵手巧,希望自己得到织女的指导,成为织布缝衣的能手。
其二是七夕节之夜,年轻女子聚集一起祭拜织女。在月光下搭桌子,摆上供品,参拜者斋戒一天,沐浴完毕,一起到案前焚香礼拜,以求寻得个如意郎君或早生贵子等。
第一点仙家是不做的,修仙之人又不织布缝衣,但未婚女子会在这日“拜织女”,以求个好姻缘。
乞巧节秦府给姑娘们放假,姒玥趁此出府逛逛。
她换上了她许久未穿的红色织金妆花马面裙,上衣里面是纯白绣花窄袖短衫,外罩一件橙白色大袖长衫,随意梳了个温婉的发式,别一朵香槟色流苏绢花,几支小银钗点缀其间,最后戴上面纱。
白日的市集颇为热闹,除了平日常见的糖葫芦、蜜饯、糕点等这类的小商贩,卖“巧人”的商贩也很多。
“巧人”是一种织女形象的酥糖,在头上、脚上染上各种颜色,亦称“巧人”、“巧酥”,商贩出售时就称“送巧人”。在这一日,长辈要给孩子购买“巧人”,愿她们能像织女一般心灵手巧。
巧人做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很吸引人,莫说孩子,连大人也喜欢得紧。
最吸引姒玥的还是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配饰,禁步、璎珞、耳坠、发簪、发钗、步摇……古人的工艺令人钦佩,细节雕花一看就是花了大把时间心血。
美!
太美了!
汉服女孩爱死了好吗!
骊山是秦家大本营,山下的青州城富饶繁华,人口多,产业俱全,远不是郇县一个小县城能比的。
来这边几个月,姒玥第一次出府逛街就被青州城的富贵迷了眼。
今日七夕,城中在举办“赛巧”大会,所谓“赛巧”便是聚集姑娘们一起比赛绣花,看谁绣得又快又好看,前三名能拿丰厚的奖品。
赛场上几百个姑娘正低头挥针,围观群众人山人海。
刺绣这东西姒玥只会点皮毛,还是在郇县秦家别院时同住的陈婶教她的。但不妨她去看热闹。
今日天气大好,加之骊山纬度高,农历七月也没多热,早上天儿凉爽,若不然烈日炎炎下这些个小姑娘们坐着绣一两小时不得中暑。
姒玥玩到下午一两点,逛得腿酸脚疼,天气闷热起来,她找了家茶馆坐坐,好死不死遇上了秦敛那小子。
橙衣少女独坐角落静静品茶,目光眺望窗外,时不时轻摇团扇,说不出的恬静温婉。
秦敛一身红衣与朋友们勾肩搭背,有说有笑地走进茶馆,少年眼尖如鹰第一眼便瞧见了角落里的小姑娘。
即便只是个背影,他也一眼认出,老远就喊:
“玥儿!”
姒玥听到熟悉的声音脊背一僵,仅半秒又淡定喝茶假装没听见。
秦敛直接丢下朋友们,大步行至姒玥桌前,脸上笑意更深,“玥儿,果真是你!”
少年见真是其人心情大好。
这下没法装了,只见少女拉开凳子起身,屈身低眉柔声道:“奴婢见过小少爷。”
“都说了你我之间不必如此多礼。”秦敛含笑虚扶一把,“玥儿你一人吗?”
姒玥淡淡点头。
这不废话嘛,她在秦府又没有朋友。
“玥儿,我昨日问你可否要出来,你不是说不出来吗?”秦敛撇撇嘴,又有点不高兴。
姒玥:“……”
我不是不出来,我只是不想跟你出来。
这时,秦敛的几个好友也过来了。
他们还挺好奇秦敛何时认识的这姑娘,都一脸八卦地过来瞧瞧。
而此时姒玥要喝茶,早已把面纱摘下,几人见了她的面容后皆是一愣。
好一个清婉妙人,可惜没有修为。
“阿敛,这位是?”一青衣少年对秦敛挑眉一问。
“我府上的姑娘。”
青衣少年:“你府上何时有这么个妙人?”
你小子金屋藏娇啊!
“玥儿是我二姐的……客人。”秦敛差点脱口而出说是花匠的,可又及时把话咽下,改口了,他不想好友们看轻了姒玥去。
“原来如此。”青衣少年笑笑,“玥儿是吧?人美,名字也美。”
也不知秦家二小姐何时有个凡人做客了?那可是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