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墨筑 > 第7章 我是一个耕田的

第7章 我是一个耕田的

自从解决了疫病的问题,看得出来张文仲很想请教陈卿,而且这位老中医一点没有架子,十分谦虚的向陈卿请教,陈卿也能看出他是那种淡泊名利之人,可以和地星古代的那些悬壶济世的神医混为一谈,但是要和这些原始人谈论生物化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于是陈卿从数据库中找到生物课本的样本,打印了一本,没错就是××教育出版社编辑,虽然不知道这个世界对于生物本身了解多少,但陈卿觉得有必要让他先了解一下动植物体。

至于医书,以后再说吧,医学上很多的专用名词和这个世界语言不通,老人家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了解。

“这可是一位世外高人,穷尽一生写下的一本圣经啊。”

为了表现出不是很随意的模样,陈卿还搞得很庄重的模样忽悠了一下这位老中医,这位老中医被忽悠的信以为真,拿到这本书如获至宝,接下来几天,潜心研读起来,遇到不懂的就会立马请教陈卿。

陈卿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依旧是粮食,好在是运输舰上的粮食足够多,但是也不是长久之计。

运输舰上的粮食,陈卿分成两份,一部分对外宣称是朝廷赈灾的粮食,一部分用来嘉奖,这样不仅可以安抚人心,还极大的调动了民众的积极性。

嘉奖当然是指挖水渠这一道重大工程,在河流的上游还得修建大坝,陈卿按约定好的,谁家今天刨了三里地,谁家又挖了几米长,陈卿通通让赵言记录下来,让这些免费“罐装”劳动力更有干劲。

陈老板倒是颇有一副资本家的嘴脸,看着陈卿丑恶的嘴脸,从形象上看真的不像正派人士,但他所做的事却意外的靠谱,前后的反差倒真难以让人评判,起码作为同僚的沈安平他们是这么想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温饱问题还说得过去,在陈县令亲自的带领下,水渠工程倒也逐渐完善。

陈卿不仅挖水渠,还在多个灌溉区建立起了水车,至于为什么建这么多陈卿也不说原因,只说以后有用。

又过了几天,水渠已经挖的差不多了,不仅可以引水灌溉田地,陈青还考虑的面面俱到,甚至还修建了水库,多余的水可以储蓄起来,以防备干旱。

接下来就是粮食作物问题,古代一般的农作物都是野生引进的,粮食产出并不是很理想,所以需要庞大的基数去支撑,这也是为什么中原是一个农耕社会原因。

这些种子并不是很优良,播种时期严格,生长周期慢,再加上百姓要缴税,实际收入的粮食并不是很多,如果有时候土地欠收,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让陈卿当场杂交出优良的品种是不现实的,好在运输舰有优良种的样本,可以通过杂交培育良种,再通过播种复收的方式 把优良品种带大。

因为现在的季节刚刚转夏,到入冬之前起码能保证收获,就算入冬,陈卿也有办法让它继续生长。

而且像土地欠收这种问题,实际上是土壤碱性过高,不适合种子生长,只要配比酸性的肥料中和就可以解决。

在有了这些基础的农业设施之后,陈卿才喊来赵言。

“老赵啊,这些种子你分发一下,给每农户在田里种下,还有我要看近几年的县内的文卷。”

随后赵言就给陈卿搬来了县内所有的文案卷宗,想要治理好一个地方,肯定是得先了解这个地方的过往,这个县城才刚刚起步,很多东西都要重新去完善。

陈卿首要查验的卷宗便是县内的货币与地产的流动,这两样东西可是社会发展必不可缺的因素。经过一个晚上的核对,陈卿又找来了赵言沈安平他们。

“文初啊,咱们县的钱都去哪了?”

陈卿必须要集资,现在看似县内一切发展的井然有序,其实内部的矛盾还是相当大。

就比如说社会上货币不流通,民众开始不交易,文化便会开始停滞,将来等粮食开始丰收,民众开始安于现状,种田将成为他们唯一的目标,社会处于一种盲目乐观的模式,这显然是不行的。

政府也因此难以调动民众,毕竟对钱没了兴趣,而且政府没有钱,将来想在调动民众去完成重要工程,难以凝聚起积极性。

对于这种没有工资白干活的事,是个普通人都会明白其中的利弊,除非是强迫否则没有人想去当这个冤大头,况且还会耽误他们种地,种地那意味什么,那是命啊。

“因为上一任县令疯狂的敛财,后又被朝廷查封,导致本地的流动资金减少。后还有纳税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本地的流动资金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