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完小丫鬟头上出的汗就接着说道“快吃吧”小丫鬟递给她调羹勺,高高兴兴和她吃了起来。
漱口完了指着那花“我估摸着今儿花房的人要来换花,你记得和她们说给我换盆文竹来”见小丫鬟明报了就去老太君那儿当差了。
按着府里的规矩,每到月底,花房管事王嬷嬷就会带着几个粗壮的婆子推着小平车来换花。
除了主子们住处勤换花木盆景,像她们这种有身份体面的嬷嬷一个月倒是也能换一回,王嬷嬷是老太君在府里的暗线,有她办事有时候也便利些,只不过府里人不知道罢了。
果然大上午的时候,王嬷嬷带着人就来了,她一进门瞧见那绑着红绳子的花,就明白过来,上前端起来仔细瞧了瞧问小丫鬟“陈嬷嬷可说了什么”
小丫鬟就回“嬷嬷说想换盆文竹来”
众人就见这花长得不壮气,有黄叶还打蔫。怪不得陈嬷嬷想换呢。
王嬷嬷还没说话,身后的婆子们有一个就接话“近来公子们的住处都换上了文竹,花房里却是都剩下小苗了,品相不好,嬷嬷您看这”说着有些为难。
王嬷嬷心里就赞了陈嬷嬷,倒是算的好。
就听另一个婆子说“嬷嬷您之前赏我的,我在家打理的精细,想来应该能合了陈嬷嬷的眼缘”
王嬷嬷就笑着说“这真是近水解了近渴呀,那我和你一起去瞧瞧,要不成的话咱去别家寻摸寻摸,陈嬷嬷难得开了次口,咱要是办不妥,难免让人觉得怪不好意思的”
婆子们听了就点点头说是,又七嘴八舌说谁谁谁家也养着来。
各处都换了花,王嬷嬷吃了饭,带着婆子就往她家走去,一路上有说有笑,权当消食了。走在小巷子里,就见对面走来个媳妇子来,本来她也不在意,结果不经意看了下,心里想着,这倒是巧了,原来竟是余婆子家小儿媳妇!
当初自家大儿媳生得艰难,后来慌慌忙忙找来余婆子,当时就带着这小儿媳,都说人的名树的影!余婆子确实有两把刷子,好在最后平平安安生下长孙来,这可是她家难得的大事,她就对就婆媳二人记忆深刻了些。
她就故意扭头和那婆子说话,余婆子小儿媳要跟她们擦身而过时,她不经意拽了下钱包,那钱包就掉了,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就和婆子走过。
还没走几步,就听余婆子小儿媳招呼的声音“诶,婶子,你钱包掉了”
说着就捡起来快步走了过来,王嬷嬷接过来钱包就笑着说“瞧我,尽顾着说话了,都没感觉它掉了”
说完又对着她说“这可多亏了大妹子了,要不我今儿可做了散财童子了”
余婆子小儿媳见她收了钱包,说了句“您客气了”就要转身走,王嬷嬷哪能让送上门的鸭子飞了,连忙说道“哪能这么算了,大妹子可别和我客套,要不是大妹子,我今儿就要丢了我那宝贝孙子的锁子呢”
说着她解开荷包拿出来个孩童戴的银锁子来“大妹子今儿可当了我的贵人了,我那孙儿当初生得艰难,自他生了,我就去庙里给他求了来,也怪了,他戴着平日里也没灾没病,健健康康的,昨儿他嫌络子旧了,让我给他新打一根,这我还没来得及给他打,这万一要丢了,可是要要了我的老命呦”
余婆子小儿媳是个老实人,听了双手合十说了句“菩萨保佑着他呢”说完就不知道说些什么了,干瞪着眼看着她,王嬷嬷就心里腹诽,怎不按套路来,难道不该再来往几回,我顺便去她家聊表谢意么!
于是王嬷嬷就上前拉着她的手,仔细打量了她不确定着问“你可是余婆子的小儿媳妇?”
那妇人就迷惑着看看王嬷嬷“您认的我?”
王嬷嬷笑容就深了几分“嗨,我家那宝贝还是你婆婆帮着才生下来,我记得你那时候倒是跟着帮忙来着”
这妇人又想了想,这才有了几分印象,因她平日里有点笨手笨脚的,婆婆出门不怎么带她,可那日大嫂有事回了娘家,婆婆没办法就带了她去。
见她神色放松下来,王嬷嬷就说“大妹子想起来了吧”
这妇人就说“原来是您啊”
王嬷嬷身边的婆子就跟着凑趣“这不就是巧了么”
王嬷嬷接着说“大妹子这又当了我家的贵人呢,这样大的情分我可得替我家那宝贝还上呢”
这年岁讲究有恩就报,能报就报,就怕将来因果纠缠,那婆子就赞同“这是正话,也算是破了一劫,您可得表示表示”
王嬷嬷点点头“这是正理!我去买些点心,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