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走,也是体验了几个风餐露宿的日子,回想起能在龙虎客栈睡一顿,那在赶路中那是幸福滴。所幸,这路旁风景倒是不错,偶尔开了几朵小花,那真是让人心生欢喜。(朱光潜说:慢慢走,欣赏啊。)
不过呢,虽是傍山而行,日头呢总是有移动的时候。两点多的时候烈日照耀着大地。楚悠然一行镖头们,那汗水是滴答往下流,你想想骑马都流如此多汗。
也不难理解《水浒传》里“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他们看到酒,那可不就跟看到冰镇可乐似的,太想喝了。再加上那时酒的度数对于杨志他们来说,饮品来的,确认过无毒,可不就得喝一口。
言而总之,楚悠然他们这时候还着实是想喝口水。本来按着路程,还有两个时辰能到一个小村庄,当然这是地图上写的,这地图,城主府那买来的,官方出品,诚信可靠。但是生活总是充满小插曲的。
呐,小插曲来了,平地遇道观,不远处的平地里有个道观。
好生奇怪,第一次见到道观建在平地里,而且还是接近路边。
楚悠然看着这道观的感觉,就像孙悟空看小雷音寺,形像雷音寺却不是雷音寺。当然,楚悠然这边有点区别,他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道观。有点犹豫要不要进去,不过呢,正如《西游记》般,队友已经帮他做好了决定,一行人敲响了道观的门......(其实敲的时候,楚悠然就想走了,这可能是某种逆反心理。虽说时间不是很赶,并不着急赶路,但倒也没必要进道观的。)
没过多久,门开了。开门的是一个小道童。
“我们是路途的行人,见到有座道观,想着这可能就是缘分,于是便想来参拜一二,顺便讨口水喝”秦子安说道。秦子安这书没读傻,至少说话的艺术是有的,用着道的缘,来顺便讨口水喝。可能参拜也是真心的吧。
“各位施主请随我来,先上几根香吧”小道童说话倒是挺礼貌的,就是这行为有点不礼貌了。哪不礼貌了呢?唰的一下,几两银子献给三清了。
上完香后见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道士。这个老道士,虽然白发苍苍,但是绝不佝偻。一米八几的大高个,背挺的如松柏一样值,再加上那双眼睛。这老道士一站在那就让觉得有力量。人修精气神,不管是不是武者都修。精气神乃人生命之根本,你每天经历的事、做的事都有在不知不觉的在修精气神。就好像,我们见飞鹰跃雪山,就感觉天地广阔,豪情万丈,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修行。所以红尘炼心,行万里路为一朝顿悟,这条修行路子其实是有道理的。
......
“道长,冒昧的问一句,这道观为何建在路旁,我的固有认知里,道观好像都是在山上,这是有什么缘故吗?”秦子安问道
“能有什么缘故呢?本来这道观也在山上,但是年久失修,反正是要重建,那贫道就想着搬下来,这样来上香的村民能多些,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能来上几分香,许几分愿,让道祖能庇佑更多人。道观在这,也能给一些行人借宿的条件,第二天起床后,还能去给道祖上点香,带着祝福出行,心情总是会好一些的。”老道士不紧不慢地说道
“这就让我起了一个从未想过的疑惑,为什么大部分的道观都在山上?”秦子安问道
“或许,这就是某种传统吧。自古以来,许多名山大川都是道教庙观,一代代传下来,那块早已成祖业了,哪里动得。听人说过,山上乃灵秀之地,气场充盈,空气环境都更加纯粹,远离世俗红尘,更利于修行。可是有人的地方又怎么能远离红尘呢,看那些名山名派里,小一辈里争着做首席大弟子,老一辈里争着做掌门,有些事,又有几人能看得清。修心不到位,丢了信仰,那修行就是白修。也听过一些说法,建在山上,是为了人们在上山的过程中洗涤心灵。这段山路,建得是人们对于神明的敬畏。山高,离神会更近些吧......”老道士仍然是不紧不慢地说着,但那深邃的眼神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想来应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道祖真的存在吗?”秦子诺问道,他的问不是不礼貌,只是他也处在迷茫里。
“是啊,道祖真的存在吗,没人见过,谁能证明他存在。但我想存在吧。举头三尺有神明,那我们就将这位神明取名为道祖吧。
其实曾经我并没有固定的信哪个神,但我又好像有信神。那么这个神是什么呢,不重要,因为我需要这个神对我的现实有帮助,或是支持,或是安慰,所以这是一个我虚构的一个神可能(听到这里,看起来有点像自欺欺人。)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