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愉带过去,毕竟在家里,小家伙还是更自由一些。
江蕙算了算,今天是给猪圈里的猪集体称重的日子,现在情况没有去年那么严峻了,加上猪的数量太多了,再像之前那样基本上一个星期就要称两次就不可能了,江蕙就把时间定成了一个月。
一个月称一次,毕竟她现在有了经验,就算不上称,肉眼基本上也能看出来体重有没有减轻,只要不是生病了,都不会脱离大致的范围。
江蕙今天上午就跟方巧她们说了要称重的事,四个人一起,这样会快很多。
但等她到了办公室,却发现郑嫂子看起来心情很不好,脸上的表情不太对劲。
“这是怎么了?”江蕙走过去。
郑嫂子苦笑了下,不愿意多说:“没什么没什么,就是家里出了点事。”
“家里有事的话,嫂子你要请假吗?”江蕙以为她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刚想让她回去休息时,就听一旁的陈嫂子道:
“不用请假,就是曹海要回来了。”
曹海就是郑嫂子的孩子,今年已经快二十岁了,曹海学历还不错,上了一个初中,现在在县里的工厂当临时工。
本来工作做的好好的,但因为现在知青下乡,不少县里的人为了不让自家孩子下乡,就开始疯狂往厂子里塞人,毕竟只要有工作,就能留下来,所以不管是正式工还是临时工,都变成了香饽饽。
曹海本身虽然是个初中生,但这个学历在县城里根本算不上什么,又没有人脉关系,临时工的位置就被人给替了。
现在没了工作,曹海又这么大了,既找不到新的工作,又不能来军区靠爹娘养着,剩下唯一的办法就只有回老家一条路了。
回老家就只能干农活,这以后能有什么出息?
这也就算了,偏偏曹海已经有了个对象,那个女同志就是县城人,家里条件还不错,是双职工的,两人情投意合,眼看着就到了可以说亲事的时候了,这个关头却出了工作的岔子,一旦回了老家种地,女同志家里肯定就不会答应这门亲事了。
郑嫂子今天接到曹海的电话,就急得不行,偏偏又想不出什么办法,这会儿只能在这里干坐着着急。
郑嫂子站起来,摆了摆手道:“没事的小蕙,咱们开始干活吧,我回去再跟孩子他爹商量商量。”
江蕙虽然想让她休息一下,但也知道待着更容易胡思乱想,还不如干活分散一下注意力,就点了点头:“成,那咱们开始吧。”
等到下午下班后,江蕙回去问了一下,陆母正好知道这件事,就道:“不止曹营长家呢,我听说好几个都要从县里回来了。”
这些有些的是临时工被替了,有些的是原本正在上高中的,现在高考暂停了好几个月,还一直没有恢复,继续读下去也看不到希望,索性就回来了。
“那他们之后打算怎么办呢?都回老家吗?”江蕙一边帮着陆母择菜,一边问道。
陆母摇摇头:“估计是吧,其实他们都算好的了,回老家也是回自己熟悉的地方,干什么都有人照应,不像那些下乡的知青,去哪里的都有,山穷水尽的,连个认识的亲戚都没有,这日子多难熬啊?”
“也是。”江蕙也知道这种事她帮不了忙,只能跟着干着急。
一旁的陆母突然道:“我都想好了,过两天回去就让老陆好好干,多干几年,至少要把工作给留住,等小愉长大,我可舍不得她去村里当知青!”
现在的工作基本都是家里人传下去的,只要不犯什么原则性的错误,是可以留给家里的小辈的,还有不少爹娘担心孩子下乡不适应,主动辞职的呢。
陆母都计划好了,虽说屠宰场那地方不适合女同志,但等小愉长大了,可以用这个工作和别人换啊,屠宰场福利好,肯定有人愿意!
江蕙哭笑不得的:“娘,这可太远了,不用这么着急的。”
“不远,这孩子啊一晃就长大了!”
陆母说着,从桶子里把剩下的一条鱼给拿了出来,这条鱼就不熬汤了,直接红烧了吃。
江蕙看着她手里不断挣扎的鱼,突然,脑子里闪过了什么。
“娘,我先去一趟医院,我找敏思有点事!”江蕙说完,就朝着外面走去,等她到医院的时候,却发现齐敏思不在,护士说她去邮局了,好像是要给市里的同学寄什么东西。
“那我去邮局找她!”江蕙一听,连忙加快了速度,她找齐敏思的事正好和市里有关系,要是不定刚好可以在邮局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