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回山乡,媳妇儿,咱不为王谁为王 > 第148章 要送媳妇儿回娘家?

第148章 要送媳妇儿回娘家?

挨了呲的董树果,伸了伸舌头,赶紧转移话题。

“姐夫,这小四轮是你买的呀?”

钱亦文点了点头。

董树果奇怪地问了一句:“你买它干啥呀?家里的地,不是都让你给卖了吗?”

一旁的董长贵,使劲儿地瞪了儿子一眼。

这他妈还是当老师的呢,哪有这么说话的?

人家哪疼,你就往哪怼?

钱亦文尴尬一笑:“从三丈岭、黑瞎子沟那边往回拉药材,离家太远了,也不能老是指望着毛驴车。”

董树果一惊一乍地说道:“呀!姐夫……

“你这是要告别‘罗马’时代,全面进入社会主义新征程了呀!”

董树果的话,文绉绉地概括了钱亦文的现状,听得众人表情各异。

钱亦文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四凤子两眼细眯,心中暗想:到底是书念得多,这小嘴儿,黑天一套儿,白天一套的,就没穷过词儿……

董长贵的心里,可是不高兴了。

抬头又剜了儿子一眼:“什么叫告别‘骡马’时代?

“当初他刚开始收药材的时候,咱家那牲口,不也立下过‘汗骡功劳’吗?”

“不能忘,不能忘……”钱亦文忙不迭地说着,“这三辆车,可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每一个给过他支撑的人,甚至是一头驴,一匹骡马,他都不能忘,也不该忘。

董长贵问道:“我听英子说,你跑春城租了房子,要上那去灌瓶子?

“在青峰山不也一样,多宽敞?”

钱亦文说道:“爸,青峰山的条件太简陋了,一旦有大客户来,看着不像个样子。

“领着人家去看看山水还行,但要想让人家觉得咱们正规,还是得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才行。

“再说,这处房子那才叫个大!”

董长贵一边在心里努力构建着“大”的概念,一边问了一句:“有多大呀?有你家新盖的房子大吗?”

钱亦文笑了笑:“我家新盖的那个?三五十个也没这个大……”

“啊?”老头儿吃惊不小,“那租下来,得不少钱吧?”

钱亦文说道:“没多少钱,一年才两千五……”

老董头儿一听,不淡定了。

什么叫“才两千五”,不吃不喝,够我干七八年的了!

钱亦文看出了老岳丈的担忧,给一桌子人描绘起了他的宏伟蓝图。

末了,钱亦文说道:“按那个地方来看,两千五真不贵了。

“而且守着我大爷跟前,他还能照应我一把。”

“你大爷?”董长贵问道,“见着你大爷了?”

“嗯……租的这房子,就是三十六厂的三车间。”

老董头低头琢磨了一下:“这个亲家,我都不知道长啥模样呢,一回面也没见过,你们结婚的时候都没来……”

钱亦文想,你不知道长什么样那有啥奇怪的?

和我坐对面,我这亲侄儿都没认出来,何况你一个亲家了。

“爸,我大爷说这两天要来上坟,到时候他来了我接你去陪他喝酒。”钱亦文笑道,“好好加深一下印象。”

“我?”老董头儿淡淡说道,“行,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大爷到底长几个脑袋。”

“姐夫,这是真要大干了!”董树果听了钱亦文的一番描述后,开起了玩笑,“这么大的摊子,得不少人,要不我跟你干去得了!”

钱亦文瞥了一眼四凤子:“你有那闲工夫吗?

“社会主义的花花草草,不都得你辛勤浇灌着?”

四凤子斜了他一眼,一帮老人在场,也不敢还篇儿。

况且,人家说的又不是自己……

钱亦文也的确是这样想的,人民教师不能拉他下水。

咱不能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但也不能干这釜底抽薪的事情。

但再过几年,商业系统的全面改革一施行,供销社这些人基本就得另寻出路了。

到那个时候,这个小舅子媳妇儿,倒没准儿还真是能借上点力……

饺子热气腾腾上桌,老耿头非要给钱亦文倒酒。

“耿叔,不喝了,一会儿还得开车回去呢。”

老耿头不依不饶:“你这车,不是有灯吗?怕啥?少整点儿没事……”

钱亦文说道:“耿叔,我第一天开这东西,不喝酒还开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