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上修有一条石阶路,直通青城观。
中间会有许多岔路,通往其它的观光点。
三人不赶时间,慢慢沿着石阶而上。
可罗琳对沿途风景,周边历史很感兴趣。
与一个十几人的小型旅游团相遇之后,便跟在旅游团身后,听导游的讲解。
导游将青城观的由来,青城镇的锋图人情,等等都大略讲述了一遍。
三人听着讲了一路。
等到导游讲到青城观的奇人异事时,游客们的兴致越来越高。
应游客的要求,导游说到了现任观主玉真子的一些趣事。
可罗琳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跟着游客们点头惊呼。
苏未晞听到导游将玉真子说得神乎其神,越来越离谱时,眉头越皱越紧。
导游再说下去,她师傅就要成神飞升了。
世人的追捧过于炽热,有时候并不是好事。
苏未晞虽然没有听到玉真子对于世人将他神话的事,表现任何态度。
却也知道,定是极累的。
为了维护这个“神”的赞誉,需要付出很多代价。
孙若怀师兄,对此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喜。
若怀师兄,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会”“不知”“不懂”。
在青城观,若怀师兄获得了“三不”道长的荣誉称号。
对于世人的要求,以及寻求的帮助,若怀师兄是能推就推。
渐渐地,众人有事也不会再找孙若怀。
长老们看到孙若坏都是摇头叹息。
长叹青城观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孙若怀却是无所谓。
他常说,无能力一身轻。
他不喜欢这种背负责任,被众人过多期待的感觉。
这咸鱼的思想,倒是与苏未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师兄妹两人,也因为相同的三观,关系要好。
玉真子常看着他俩摇头感叹,收错了弟子。
两个弟子,都不务正业。
苏未晞回忆,被导游越说越离谱的事迹拉回现实。
眼看导游说到玉真子继承观主那天,大手一挥,三尺青锋长剑豁然变成十丈巨剑向天上砸去时,苏未晞忍无可忍地打断了导游的吹嘘。
“导游在给我们讲自己写的小说吗?这个小说确实很精彩。”
“十丈巨剑,那就是三十三米多长的剑,确实很大,都超过了青城观平台二十五米的长度了呢。”
“导游的下一章节是不是要说玉真子道长,手指着十丈巨剑向XX国挥去,一剑下去,XX人死伤无数啊?”
众人听后大笑,纷纷鼓掌精彩。
导游涨红着脸,恼羞成怒想要怼苏未晞。
看到苏未晞旁边的可罗琳,发现是一外国人后,导游咧了咧嘴,再没有说这个话题。
一路走走停停,三人花了两个多小时,才爬上了青城观。
可罗琳跟着旅游团,听导游讲解。
苏未晞与可罗琳告别,去后山寻找师父玉真子。
师父玉真子受邀请去参加道家的一个会议,没有见到,只见到了师兄孙若怀。
作为玉真子正经收的唯一徒弟,孙若怀在青城观拥有一个独立小院子。
小院拱门处,题名:虚谷院。
与孙若怀的名字相对应,虚怀若谷。
虚谷院内三房加一个三十平的空旷小院。
孙若怀不喜欢那些复古的东西。
别的长老们的小院摆满了木质做旧的座椅,石凳等等。
他的小院里正中,摆了一个现代喷泉,喷泉旁边是一个欧式风格凉亭。
凉亭下放着白色欧式桌椅。
苏未晞进到虚谷院的时候,便看见一头短发的孙若坏,穿着一身宽大的道服,坐在白色的沙发椅上,头上戴着耳麦,手指不断地敲打键盘。
若不是那身违和的道袍,定要让人以为,这是哪个富家公子哥在惬意地玩游戏呢。
哪里能看出,孙若怀是一个从小在道观里长大的小道长。
孙若怀是个孤儿。
玉真子二十七年前出门时,在青城山脚下捡到的孩子。
那天正是腊八节,青城山上白雪皑皑。
孙若怀只有一个月大小,被一层单薄的被褥包裹。
玉真子捡到他时,他巴掌大的小脸已经被冻得通红。
玉真子抱着小婴儿,在青城山询问了一圈,发现没有人家丢失婴儿后,玉真子将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