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赵祯终于能名正言顺的亲政了。
只是吧,咱们得这位赵官家,也不知道是之前被刘太后给管的太严了,还是继承自他老爹骨子里的那个“寡人之疾”的基因,又或者是两者皆有之......反正吧,亲政后的赵祯,大事儿没干成几件,倒是在后宫里给自己找了一堆小老婆。
其中最受宠的小老婆有两个,一个杨氏,一个尚氏。
某种程度上来说,刘娥还真的是挺懂赵家这对父子的。
只是吧,赵祯这么一出溜,皇后郭氏不干了。
刘娥在位的时候,为了防止赵祯“操劳过度”,赵祯的后宫就只有郭氏一个皇后,啥小老婆的,想都别想。
而且,郭氏虽然性子燥了点,但一度和赵祯之间相处的也不错,两个人还是有感情的。
所以,当赵祯这么放飞自我的时候,郭氏第一个站了出来,实名制反对赵祯“雨露均沾”。
你可以说郭氏是在追求爱情的专一性,但......这年月,是封建礼教的年月,尤其是老赵家本来就人丁不旺,皇帝的子嗣问题,从来就不是小事儿。
郭皇后跟赵祯结婚九年了,一个孩子都没有,如今还反对赵祯雨露均沾,这多少是有点过分了。
连王安石这种根本没心思纳妾的人,自家老婆都得给他硬塞一个小妾的社会风气下,郭皇后这个醋吃的,在百官眼里,多少是没点道理的。
当然,如果仅仅是如此,倒也罢了,但偏巧郭皇后的性子急躁,跟赵祯的关系是越来越差,再加上一直护着她的刘太后去世,而早年她得罪过的吕夷简又回朝出任宰执......一场后宫飞醋,就变成了一场权利交替期的政治斗争。
当年吕夷简罢相离京,就是因为郭皇后在刘太后面前挑拨,如今刘太后去世,吕夷简回来了......就吕夷简的性子,能饶得了郭皇后?!
说起吕夷简这个人吧,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吕夷简正憋着一股劲,找郭皇后的麻烦呢。
而偏巧,郭皇后还真就给吕夷简递上了刀子......尚氏在后宫恃宠而骄,言语冲撞了皇后郭氏,郭氏一怒之下,将门虎女的脾气犯了,要跟尚氏来一场battle。
结果一个不巧,一巴掌扇在赵祯的脸上。
给赵祯都扇的都破了相了。
赵祯当时就大怒,再加上早年一直被刘太后和郭后压制,导致身边连半个花花草草都没有的逆反心理集中爆发......盛怒之下,赵祯决定,要废后。
吕夷简一看机会来了,当即帮忙煽风点火,以郭氏无出为由,给赵祯递上了废后的重要理论依据。
当时的范仲淹,正好是右司谏,身为言官御史,自然是要上书反对的。
事情闹得很大,但可惜,这时候的小范,肯定不是多年官油子老吕的对手。
范仲淹和权御史中丞孔道辅,御史孙祖德一起,上书反对废后。
老吕一看,行,你们要联名上书是吧,那老子拔网线——中书省拒绝接纳台谏的疏奏。
小范等人一看老吕用这种流氓手段,也怒了——掀桌子是吧,行,谁怕谁啊。
小范隔天带着十几个御史言官,把垂拱殿给堵了。
不让我们线上交流,那我们就线下堵门,堵到你吕夷简出来跟我们当面对质。
老吕倒也还算有担当,没有躲在垂拱殿内不出来,只是他人是出来了,但却被一群御史言官给骂了个狗血淋头,到最后连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一阶段性的胜利,让小范等人很是高兴,准备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再接再励,让官家彻底收回废后的决定。
结果这些人谁都没想到,老吕挨完骂后,转身就去找了赵祯,并且说动赵祯立刻下旨,把范仲淹等人挨个外放。
甚至老吕都不给他们第二天上朝的机会,当天下午就派人押着这几个人,挨个出京。
吕夷简就是用这样不要脸的手段,把范仲淹给逼出了汴梁,出任地方。
而赵祯呢,虽然在废后这件事情上,是站在吕夷简一边的,但他终究是那个庙号为“仁宗”的男人......这事儿确实不怎么占理,赵祯自己也心虚。
再加上范仲淹这个人,赵祯是一直记得他的好呢......当初刘太后把持朝政,赵祯成年后迟迟不愿交还权柄,连吕夷简,王曾这些人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就是范仲淹第一个上书,要求刘太后还政的。
这份人情,赵祯一直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