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景祐新风 > 第四十四章 离人和来人

第四十四章 离人和来人

回家去看望一下父母。

这事儿,张岊犹豫了很久,还是跟王单说了。

事实上,这就是请辞的意思。

毕竟西北距离江南太远了,来回一趟并不容易,张岊这一走,基本就不会再回来了。

顾深和王单也有点舍不得这个朋友要走,但,这年头讲究的就是一个“孝”字,张岊回家看望父母,这事儿谁拦着都不合适。

因此,顾深和王单也只能是跟张岊告别,顾深给张岊塞了不少的东南土产,而王单则大手一挥,给张岊塞了不少的金银细软。

大宋的通用货币,依然还是铜钱,但金银作为代币的功能,这会儿已经有了,尤其是在商人之家,涉及到大宗货物交易的时候,基本都是用金银交易.....比带着几车铜钱要轻省,而且也不容易被人打劫。

金银不能直接使用,必须去找钱庄兑成铜钱才行,而没有地方官府背书,贼人抢去了金银也没用,根本换不出钱来。

啥,交子?!

那是益州土鳖用的玩意儿,那玩意儿出了益州,谁会承认?!

反正我江南商家都不承认什么交子,还是金银更加靠谱。

就这样,张岊拎着大包小包的,也跟着范仲淹一起上路了。

这是顾深拜托的。

从江南到汴梁,这一路也不近,虽然说现在也算是太平年景,但谁知道哪个山里头猫着几个强人?!

范仲淹这个人,一向是勤俭惯了,家里就没有家丁护卫之类的存在,他们一家人就范仲淹和范纯祐算是男子,剩下的家眷,不是女婢女眷,就是范纯仁这样的小屁孩。

就算走官道,过驿站比较安全,但万一中途发生点意外啥的,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嘛,顾深拜托张岊,一路护送范仲淹一家去汴梁,然后再回西北老家去。

张岊爽快的答应了。

就这样,景祐二年的春天,顾深送走了一个长辈,一个朋友。

但很快,顾深又迎来了另一个长辈。

周温。

是的,接替范仲淹出任苏州知州的人,就是顾深的启蒙恩师,周温。

这位从知昆山县起步,一路做官做到西南,现在,又以江南东路提举常平司副使,权知苏州的名义,杀回了苏州。

对顾深来说,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消息。

喜的地方在于,顾深虽然送走了一个师伯,但是接下来还有亲师父罩着,在苏州的小日子,一样能过的很舒坦。

而忧的地方在于......周温听到了自己的老师胡瑗诉说,说顾深这孙子不思进取,这些年荒废学业,学问毫无长进,好嘛,人还没到任呢,信就已经到了。

在书信里,周温严厉的训斥了顾深的不求上进,并且表示,等他到任苏州后,一定会亲自盯着顾深好好读书,不能坏了师门规矩。

一个师公盯着,顾深就已经很难受了,现在好了,亲师父回来盯着了......顾深这次,是真的没有好日子过了。

果然,在周温抵达苏州后,第一件事,不是去苏州府衙赴任,而是先去了顾深家。

一方面,跟顾深很久没见了,顾深结婚的时候,周温也没能亲自到来给顾深主婚,所以周温还是得先去徒弟家,把这个礼补上。

见一下徒弟媳妇儿,送上自己作为师亲长辈的贺礼,顺便考察一下徒弟这个媳妇儿是不是合格。

说实话,周温其实不太喜欢自己的徒弟娶一个商家之女的,更别说这个商家之女还需要经常抛头露面的去打理生意。

这多少不符合大家闺秀该有的行为气质。

还是那句话,如果可以的话,周温是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嫁给顾深,亲上加亲的......但可惜,周温跟顾深分别的时候,他只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而如今,周温的夫人倒是生了个女儿了,可女儿才五岁。

总不能让顾深这么等着吧?!

顾深二十四岁才结婚,已经够惹人眼的了......所以,周温觉得吧,只要自己这个徒弟媳妇儿还看的过去,没有商人的那种市侩,那周温也就认可了。

万幸,苏锦儿虽然是商人,但就像苏锦儿自己所说的那样,她从小也是读书习字,懂得琴棋书画,针织女红的贤良女子......不一定多擅长,但起码懂一点。

周温一番考察下来,对苏锦儿还是很满意的。

顾深家里,唯一让周温不太满意的人,大概就是渔娘了......对这个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