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找小说网 > 景祐新风 > 第五十一章 吕夷简的心思

第五十一章 吕夷简的心思

.....谁能受得了?!

就算是单纯的出于国家财政增收的目的,吕夷简都必须支持打破坊市制度。

但是吧,坊市制度流传了数百年的时间,从南北朝时期一直流传到隋唐,早已经根深蒂固,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

再加上坊市制度确实更容易管理百姓,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把百姓拘束在坊市之内,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所以要打破它,阻力也确实不小。

别人不说,另一位当朝宰执,集贤殿大学士王曾,就反对打破坊市制度。

而说起这个王曾吧......吕夷简想起来就头大。

早年间,王曾非常欣赏吕夷简,数次向朝廷推荐重用吕夷简。

但是吧,这次吕夷简再度拜相后,位次在王曾之上......这就让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了。

吕夷简自问,他对王曾一直是以礼相待的,但王曾这些年却对自己越来越疏远了,甚至私下还有埋怨,说自己做事独断专行......要命,有些事情当宰执的不扛锅,等到群臣你一嘴我一嘴的吵出结果来,什么事儿都黄了。

因此,吕夷简很不理解王曾为什么要针对自己,就像这次打破坊市制度的事情,吕夷简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但王曾总是会找各种借口来反驳自己。

而这次,跟顾深在馄饨摊上的一顿交谈后,受到顾深的“自下而上”的改革理论影响,吕夷简越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此事事关民生,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推进下去。

这,才是吕夷简今天最大的收获,顾深的“自下而上”改革理论,让吕夷简认识到,自己现在在做的事情不仅是对的,而是非常有必要的。

至于后面吕夷简问顾深的那几个问题,其实不重要,那不过是吕夷简动了爱才之心,故意提问考验顾深的实务应变能力而已。

堂堂宰执,还能被这点小问题难住不成?!

因此,回到家中后的吕夷简,一边在书房写疏奏,准备再次上奏官家,请求打破坊市制度,允许百姓在坊间开店,另一边,交代自己的管家,去打听一下苏州学子顾深的具体情况。

这种人才,不管将来发展如何,提前施恩结交,总是好的。

时间过得很快,大概到了晚上吧,吕夷简的三子吕公著,就来求见父亲了。

吕夷简对于儿子的到来,还是很意外的。

吕公著少有才名,这是吕夷简一直以来很自豪的一件事......吕家在大宋可以说是世代公卿,要搁大唐那会儿,吕家就是妥妥的大世家。

可惜,如今的世道,已经没有了世家生存的土壤,吕家人,也得靠自己的本事去博取前程。

但不管怎么说,吕公著确实才能出众,在吕夷简看来,未来吕家如果还能再出一个宰执的话,那必定是吕公著。

唯一比较可惜的是......吕公著现在还年轻,为人太过方正,跟吕夷简的性子真的不太像,也导致吕公著对吕夷简的一些执政做法,颇有微词。

父子俩理念不合来着。

而这次,吕公著主动来找吕夷简,确实是为了一件事情。

顾深的事情。

吕夷简让管家去打听顾深的情况,管家办事效率贼高,不到半天就打听到了顾深的基本情况,回来报告了......但可惜,刚进家门,就被吕公著给逮住了。

一问之下,管家告知了顾深的事情,吕公著大概听了一下,琢磨了一会儿,决定自己来见父亲。

吕公著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到底为什么要打听这个叫顾深的学子,但他一听说顾深跟范仲淹有旧,吕公著觉得,自己必须对这个叫顾深的学子维护一二。

吕家人谁不知道,吕夷简跟范仲淹之间,不对付。

而以吕公著对自己父亲的了解,自己父亲莫名其妙的打听一个跟范仲淹有旧的学子,要么是要借着这个学子对范仲淹下黑手,要么就是要对这个学子本人下黑手恶心范仲淹。

这不是君子所为啊。

所以,吕公著决定,自己亲自去跟父亲诉说这个顾深的情况,同时,如果有可能,吕公著还会委婉的劝谏一下自己的父亲......背后下黑手这种事情,太不道德了。

“......学子寒窗苦读本就不易,只为一招中榜,报效朝廷。况且,此人虽与范公有旧,却从未依仗范公之势,入京以来,安心读书,并不不法之处......孩儿不知,父亲何故打听此人?!”

吕公著这话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