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天后,秋闱第一场进场前夕,王尧住的房间内。
“尧哥,你真的要将这把剑给我?”谢如卿接过王家家传宝剑,目光中充满着难以置信。
“只是暂时给你保管罢了,待秋闱结束之后再还给我。记得每日好好磨砺剑锋。”王尧解释道。
次日,在谢公子的护送下,王尧前往了扬州城东南的贡院,参加为期三日的秋闱第一场。
……
二十五天后黎明时分,扬州城东南。平日里冷清的文昌阁,今日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今日就是秋闱放榜日,扬州一众学子和扬州城中大小各级闲散官吏以及平民百姓们都密切关注着这三年一次科考盛典,王谢二人自是其中之一。
谢如卿挤进了看榜的人群里,从榜尾往上寻找王尧名字,始终没有看到,最后终于在榜首看到了王尧的名字。
文榜
第一名|解元|王尧|扬州禾苏人
一书吏于文昌楼上手持经卷,念道:“凡文武二榜上有名者。于三日后携亲朋好友一人,前往城北扬州刺史府内参加‘鹿鸣宴’。”
三日后,鹿鸣宴上。
扬州刺史郭佳说完祝词后,乐师奏响《鹿鸣》曲。期间,优伶唱道: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框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宾客之心。
唱罢,文武举人便开始用餐,谢如卿穿着圆领白袍端坐其中,其乐融融。
……
王谢二人在郭刺史亲批官员和侍卫的护送下,事成归乡,解元归乡的消息很快便传回了禾苏镇。
到二人预计归乡之日,王父一早便携众人在禾苏镇北边等候。远远相望,谢如卿发现其中新增了两个新面孔。马车靠近后,他才发现二人面孔并不陌生。
王解元一声令下,人马皆于众人跟前停下,慕子衿笑迎解元下马车,这微笑在谢如卿看来却有些许令他恐惧。
“尧哥,好久不见。”慕子衿问候道。
“二公主,好久不见。”王尧答复道。
“二公主?你们互相认识啊。”王解元身后的谢家小辈觉得不可思议,随后又面向赵公子说道:“你两怎么来禾苏镇了。”
“难不成这就是你说的——”王尧被谢如卿突然打断,不知所措道:“你干嘛?”
“子衿姑娘,近来安好?”谢公子行长揖礼后说道。
“子衿姑娘?不应该是琳姑娘吗?”王尧疑惑道。
赵公子和琳姑娘相视而笑。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互相寒暄之后,王谢二人便回到了自己的府里。
谢府中
“我穿上圆领白袍了,母亲、妹妹。”谢如卿向谢母和妹妹谢如懿炫耀道。
“还不是托了王尧哥哥的福。”身穿皂衣的谢如懿不屑道。
“好了。回家了就把袍子脱下吧。”同样身穿皂衣的谢母说道。
谢如卿脱下白袍,露出了穿在里面的皂衣。
“哥哥还是穿皂衣好看,黑色更适合你。”谢小妹见状说道。
“你不懂。”谢如卿边整理刚脱下的圆领白袍边说道。
……
次日,王府大摆筵席,宴请全禾苏镇人,庆祝王尧考上解元。
这次的宴席与鹿鸣宴的儒雅仕气有所不同,更倾向于普通老百姓家里的聚会,很是热闹。
禾苏镇内百姓之间互相转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王府参加宴席,席位坐满了之后,人们就席地而坐。
禾苏镇有名的儒士前来为开席念祝词。席间,孩童们在院中嬉戏打闹,主人毫不怪罪。
主人赐食,乞讨者在王府外的街道上席地而坐,都乐呵呵地相互分享食物。
宴席一直从中午持续到了晚上才结束,众人纷纷带着愉悦的心情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有一个孩童过于贪玩,回家晚了,最后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大街上。突然一只鸟从屋檐上飞到了街道旁。
“好奇怪的猫头鹰,只有一只脚。”孩童走进那鸟后说道。
天色已晚,谢家人却尚未离开王府。王父觉得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