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指挥全名聂友庭,说话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这让许清山对指挥部的感觉非常好。
许清山初到项目指挥部的表现也让聂友庭挺满意,他感觉这个小伙子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就这样,许清山顺利入职了。
在张广平的带领下,许清山到后勤处领取了吃饭的餐具、工作服和被褥子等。
项目开展起来,如火如荼。
不论是上面派下来的管理者,还是地方上派过去参与建设的工人,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干。
要说在项目工地上有没有偷奸耍滑的?答案是肯定有。
这个时候就凸显出来统一思想的思想工作的重要性,思想工作做的好,建设效率自然就高。
广播站作为思想工作主要的战斗前沿基地一直都是指挥部非常重视的一部分,许清山的工作自然也就是聂友庭关心最多的地方。
如何将上级部署的文件精神通过老百姓都能懂,且听起来有趣味的展示出来?一直都是广播站核心的技术工作。这个事情说起来不难,但是放在当下这个环境里,找到一个具有这方面才华的人却一度难倒了聂友庭。
好在许清山入职后,广播站的工作就像改头换面般让人耳目一新。他不仅精通播放设备的维修,而且懂音乐识谱,在枯燥的广播内容里加上音乐元素,立即就引起了工地工人的极大兴趣。
聂友庭在工地巡查的时候,常常听到工人们推车的时候嘴里哼着调调念念有词,而这些就是许清山将思想口号改编成黄梅戏通过广播播放出来的。
原本在聂友庭下来担任飞机场总指挥的时候,老领导一再交代他,物质缺乏不是最大的困难,只要做好思想工作,人心齐泰山移。
聂友庭也一直将老领导的交代摆在工作的首位,没想到这个原本最难啃的骨头,就被许清山以如此轻松的方式解决了。
聂友庭也就三十大几岁,在组织内部,这属于年轻的。能够被委派到这里全权负责机场的建设工作,一方面也凸显了他的工作能力,证实了他的年轻有为,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的根正苗红深得上级的信任。
所以对于聂友庭来说,建设机场的任务漂漂亮亮完成了,前途无量。
在这样的形势下,聂友庭哪里允许自己的工作有一点瑕疵?
许清山的出现无疑给了他带来了强大的信心。由此,许清山在聂友庭心中的地位从一个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变成了工作上的顶梁柱。
许清山成了项目指挥部的香饽饽。
“清山,聂指挥喊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好的,张干事。”
张广平平时没少自嘲,他现在成了联接聂指挥和许广播员的桥梁,成了专职跑腿。
有了聂友庭的赏识,许清山也变得意气风发和自信了许多。
以自己的擅长作为工作,思想上的火花迸发是不间断的,在请示过聂友庭指挥后,许清山每周五都在工地上举行一场篝火文艺晚会。
说起文艺晚会,要是放到城里的文工团,肯定是策划、组织、排练一个都不能少,然后才是演出,但是对于许清山来说却没有这么复杂,一到周五下工,他就带着他的二胡出发了。
在工地上找到一块空地,席地而坐就用二胡拉起了黄梅调。
悠扬的黄梅调就是像有魔法力量的手,在工友们的心底轻易的就拨动起了共振。
在许清山的周围,听得人从三三两两到越聚越多,现在是二胡一响,工友们就自发的跟着唱起来,气氛热烈,一周的疲惫就这样被慢慢的消融掉。
杨根月就是围着的工友中的其中之一。
对于杨根月来说,许清山在他心中的形象一直以来都是即近又远的,如今作为广播站的和篝火文艺晚会的听众,她是第一次这么细致的领略到许清山的才华。
才华的力量对人的影响是云物细无声的。
杨根月自己也不知是被许清山拉二胡的自信所吸引,还是被美丽的黄梅调所陶醉,如今已经成了许清山的粉丝一枚。
“聂指挥,要不您也来一段吧。”
这个周五的篝火文艺晚会随着聂友庭的到来,还没开始就达到了高潮。